建立正確性屬身份 從孩童開始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8/09/2011

美國精神病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指出,大約四分之三在童年有性屬身份混亂(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的人在青春期末期或成年期會出現有同性戀或者雙性戀的情況。故此,幼兒成長時期性屬身份(Gender Identity)的建立對日後性傾向的發展也有顯著的影響。為了解性屬身份建立的過程,我們訪問了前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醫學院精神科助理教授兼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

「性染色體所決定的男女身體狀態是硬件;但性屬身份是軟件,是一種對個人性屬的自我評估,而性屬身份發展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黃博士以他多年的臨床經驗指出性屬身份約在一歲半到三歲半期間開始建立,而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對子女性屬身份的建立尤其重要。
 

性屬身份從幼兒期建立

黃博士表示,母親對子女的成長是最重要的。他引用Margaret Mahler的「分離和個性化」(Separation and Individuation)理論,指出嬰兒雖然在出生時已離開母體,但他並不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他還要經歷一個涉及自我的心理和情緒的「分娩」過程,才意識到自己與母親的分離(Separation),並學習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Individuation)。在「分離和個性化」期間,孩童在情感上與母親分離,但仍然有依附親近(Attachment)的需要,故此會與同性父母建立依附關係,期望獲得安全感,並仿傚同性父母的行為和氣質,建立自己的性屬身份。
 
在男孩子的情況,兒子與母親分離過程成功後,若在試圖依附父親時被拒絕而受到傷害,又或者因不同的緣故父親不在兒子身邊,兒子因未能與父親建立依附關係,情感上出現孤兒心態,引發防衛性心理過份依附(Defensive Attachment),為免遭到更多打擊,只好在母親身上建立依附關係來獲取安全感。若周遭並沒有可作為仿傚的男性對象,兒子習慣在女性圈子中生活,男子氣概未能發展完成,自己的感情和情緒發展的模式亦變得女性化,容易產生性屬身分混亂。此外,若夫妻的關係欠佳,母親亦會缺乏安全感,唯有轉向從兒子身上填補心靈上的空缺,或會過分呵護兒子而不願放手,使兒子錯失建立男子氣概的機會。
 

父母乃同性子女的仿傚對象

在女孩子的情況,女兒雖然經歷與母親的「分離」,但她仍然會與母親建立依附關係。「女性的氣質需要由男性來彰顯。」黃博士表示女兒從母親身上仿傚女性的氣質,並藉著父親的肯定來確立,女兒也能從父母之間的愛情關係來肯定自身的女性氣質。若父母親的關係不和,父親對母親的身體或心靈上造成傷害,母親卻逆來順受,女兒覺得做女人沒有安全感,所以在心理上抗拒成為一個女人,放棄女性的氣質,結果導致女性氣質發展不足。
 
對於在單親家庭的環境長大孩童,黃博士建議親友中的男性可以作為父親的代入者,為男孩提供男子氣概的仿傚對象,並肯定女孩的女性氣質。
 
至於有關性別中立(Gender Neutrality)的說法,黃博士坦言並不認同,他認為人一出生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生性屬身份取向,男性希望發展出男子氣概,女性希望發展出女性氣質。若在成長過程中性屬身份發展不協調的話,會覺得自己與其他人有分別,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男性方面更會比女性難於建立同性的正常社交關係。
 

性屬身份發展不健全  或引致同性戀傾向

黃博士認為孩童時性屬身份不協調與成長後的同性戀傾向有直接的關係。正因為性屬身份發展不協調,長大後希望追求性屬身份的滿足,彌補男子氣概或女性氣質的缺失,故發展出同性之間的性吸引。所以,從根源出發,要避免同性戀的形成,就要讓孩童的性屬身份得到健全的發展。
 
黃博士強調男子氣概不等於大男人主義,家庭崗位的分工亦不會影響孩童性屬身份的發展。夫妻關係失調、單親家庭、幼年性侵犯、性別氣質上的欺凌行為等對孩童的成長影響深遠,如何正視和避免這些情況出現在家庭和孩童身上,才能幫助孩童建立正確的性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