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在消費痛苦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9/09/2010

馬尼拉挾持人質事件,帶給香港人的震撼是空前的,當中帶動的情感,更是前所未有的。不少人在讚傳媒怎樣怎樣將事實呈現在人的眼前,現場直播令人更能掌握事實的全部,再加上一眾社交網站的留言和轉載,產生大量的二手、三手資料。香港人彷彿知道了很多,於是很容易得出「常人用常識分析」出來的結論。

可是,這常人的常識往往將我們困在死胡同中。

我們常以為死傷者的家屬因為死傷了家人,所以很悲傷,但事件至今,傳媒仍拚命地追訪生還者,跟進傷者的病況,之後廿四小時無間斷報道。家人在家看回新聞時,會感到安慰嗎?親友看見被訪者的報道,又會安樂嗎?我們常以為記者採訪是他們的天職。或者也是,可是當他們每天都要向家屬問「你覺得點呀?」、「依家有咩打算?」等等問題,記者也有情緒,也有血肉的,當他們動用公眾「知情權」,在完全沒有防備,已經痛失親人的被訪者身上時,真的會完全不被觸動嗎?

我們常以為菲律賓政府怎樣怎樣無能、貪污,有問題。悲憤,一下子透過不同的專家、學者的嘴巴來發洩。可是這一兩個星期,大家不難發現,社會、文化差距,可以變成憤怒。總統的微笑,其實大有可能是出於禮貌;菲國的治安,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可能與平日無異。

一切,只怪與「香港人」拉上關係,於是在社交網站上,終日看到不同的人在貼不同的相片、影像,絕大部分不是控訴,就是憤怒。影像不斷重複,情緒不斷的累積。於是,有在港的菲傭收到短訊,說香港人怎樣怎樣,又有人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安全來。

可是,為甚麼事情會向這個方向發展?是誰決定要訪問幸存者?是誰決定要在直播之後,為整件事做「設計片段」放在網上任人瀏覽?是誰決定要記者為探訪死者親屬而不惜一切?是誰為增加新聞元素,不惜每天重複使用震撼的資料圖片?又是誰決定要以「向死者致敬」為名,將一眾團友這次「最後一程」的旅行相登出來當雜誌的特刊來賣?

以前,我們相信編輯自主,但隨着新聞商品化後,這責任問題亦回歸各位看電視買報紙的觀眾讀者們。誰叫悲情的標題、血腥的相片最能吸引人購買?誰叫報道慘情新聞時收視最高?誰叫我們一次又一次忍不住八卦的心態,去消費悲情,消費憤怒,消費死亡?我們樂見傳媒求真求知,甚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看完報道,有人投訴說在合家歡時間播過分暴力的內容,又有人反映因為報道令他有情緒的困擾。

傳媒將單一的慘劇不斷生產複製,我們其實在消費痛苦,也許是時候讓幸存者和死者家屬可以有安靜的空間了!不再纏着當事人不放,其實是一種真正的尊重。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