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功抵過?波蘭斯基vs大衛王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9/10/2010

擁有法國及波蘭雙重國籍的波蘭裔導演波蘭斯基拍了不少經典名作,而他更憑著《鋼琴戰曲》在二○○二年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戲如人生,波蘭斯基一生坎坷,他的母親死於納粹集中營,而其懷孕的妻子亦遭遇邪教徒殺害。一九七八年,他被裁定與一名十三歲少女發生性行為罪名成立,為了避免牢獄之災,他決定逃離美國,此去卅一年,在法國居住。他沒有出席二○○二年的奧斯卡頒獎禮,恐怕遭美國當局拘捕。然而,當他以為到瑞士領取終身成就獎是安全之舉時,便在他踏入機場之際被拘捕。

波蘭斯基被捕事件引起各界不少迴響。多份瑞士報紙批評瑞士政府為要討好美國不惜出賣國家形象。蘇黎世電影節主辦單位、影壇多位名人亦同樣聲討瑞士當局。他們認為瑞士當局利用「國際文化盛事向當代偉大導演致敬之際」,拘捕波蘭斯基是「不可接受」的。連法國外長庫什內及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亦一同聯手替波蘭斯基求情,希望美國總統可以下令特赦此名偉大的導演。

波蘭斯基的成就相信不容旁人置疑,無論他的私生活過得如何,在發揮導演這一專長方面,他的確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同樣,無論波蘭斯基在電影界如何出色,他觸犯法律也是鐵一般的事實。他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姑勿論事件屬於「誘姦」,還是「兩廂情願」,無論是三十多年前或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是嚴重的罪行。根據香港法例第二百章124條:「任何男子與一名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女童非法性交,即屬犯罪,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五年。」凡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的案件,無論少女願意與否,均屬刑事罪,會被政府起訴。

波蘭斯基被捕事件引來這麼大的迴響,主要因著他本身的才華,以及在電影界所作的貢獻。另外,也因為當事人為他求情,表示自己已經原諒他。雖然支持波蘭斯基的人是出於憐憫心腸,認為要追究一個有如斯成就的人在三十多年前所犯下的過錯,於心不忍,但是,不忍是一回事,若果波蘭斯基獲得特赦,便違反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公平與憐憫並不互相排斥。神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但祂也不會以有罪的為無罪(出卅四6-7)。從祂處理大衛與拔士巴一事,我們體會到神持守公義,切實執行「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精神,也看到祂對大衛的眷顧。

大衛「無意中」看中了已為人妻的拔士巴,通姦成孕,大衛害怕東窗事發,接二連三想辦法隱瞞,最终迫不得已把拔士巴的丈夫烏利亞送上最嚴峻的戰場,在大衛的陰謀之下,烏利亞孤軍作戰,以陣亡收場。

在猶太人眼中,大衛王是最偉大的君王,當時的以色列人及猶太人都愛領導他們的大衛(撒上十八16)。聖經指出大衛遵守神的律法(王上十五5),而神也大大祝福和保守大衛及其一家(撒上七8-15)。但當大衛犯下彌天大錯時,神仍透過先知約拿單嚴嚴斥責及處罰他、甚至是他們因通姦而來的兒子最後病重身亡(撒下十二7-15)。只是懲罰歸懲罰,神仍繼續保守他的國度(王上十一36)。

波蘭斯基此事件反映出有些人在不知不覺間認同將功抵過,更特別眷顧某些有能之士。然而,大衛與拔士巴一事讓我們明白,神愛世人,卻沒有偏頗世人,功績並不能抵消過犯。如果波蘭斯基憑著成就,便可以要求把控罪徹底取消。那麼,是否表示法官每一次判決被告是否有罪(不是量刑時間),都必先考慮其學歷及過往功績?若然這樣,對於智慧學識一般的人,便非常不公平。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