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

──為後現代社會的倫理問題作好準備
吳庭亮博士、陳永浩博士、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同工、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31/05/2012
源起和任務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08年正式成立,其實早在2006年或更早之前,明光社已醞釀開辦一所「理論與實際並重」的研究中心。明光社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於回應社會某些重要的突發議題(特別是就傳媒、性文化及社會倫理三方面),但也需要一個研究中心,可以透過有系統的學術研究,讓明光社在回應所關心的社會議題時更具說服力,更能滿足一些愛以理性、證據來討論事情的朋友。

研究中心的另一主要任務,便是把明光社所關注的議題與基督教信仰作一整合,讓教牧同工及信徒對社會倫理課題有深入的認知之餘,也能作出更全面的信仰反思及回應。此外,研究中心也較能顧及一些不是即時,但卻影響深遠的課題,例如家庭倫理、複製人及代孕母等生命價值及道德倫理問題,好幫助教會早作準備及回應。

這篇文章回顧研究中心過去四年的工作,也展望未來,探討教會在這方面的需要和研究中心如何配合。

 

四大核心工作

i)週年研討會

一年一度的週年研討會是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2009年,第一屆週年研討會的主題為「家庭友善政策初探」。雖然早在2005年,特首在施政報告已表明家庭的重要性。可惜的是,政府對家庭的政策,往往流於福利向度,未能達到與各階層一起積極合作。為此,研究中心邀請了不同界別的講員,刺激大家思想,如何透過社會政策、教育、文化及屬靈牧養去建構整全的家庭。

香港不時有濫用藥物、賭博成癮、上網沉溺等新聞。為此,2010年的研討會題目為「若沉遇溺:基督徒與成癮行為——探討基督徒成癮行為、輔導進路和防治方法」。希望喚起教會及牧者正視信徒成癮行為。

近年來,「80、90後」被視為抗爭的一代,也被視為既不能挨苦,又無主見的一代。對於這些80後的標籤,究竟是事實?還是「傳說」?2011年,研究中心便以「80傳說——如何牧養通識新一代的信徒」為題,希望一起探討有關80、90後的種種理解與誤解,也營造一個牧者們與青年有更多溝通的空間。

針對21世紀社會的發展和訴求(如生殖科技的應用、人權和自由等)、對生死倫理處境帶來的衝擊(如代孕母、墮胎、安樂死、自殺),2012年研討會的主題是「生有時?死有時?生死的神學、倫理與牧養」,旨在協助信徒探討如何在生死倫理的處境中,活出基督所賜的生命。

ii)研究工作

除了週年研討會,研究中心另一項主要工作是調查研究。自2010年起,中心每年進行一項大型調查,配合週年研討會的主題。在2010年,中心進行「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是香港首次以信徒在互聯網、購物、投資、工作及性方面的沉溺行為作調查,為教會提供具體情況和數據作參考。在2011年,中心進行了「80、90後基督徒的社關及價值觀調查」,發現青少年信徒的價值觀雖很正面,但社關行動較少。在2012年,中心進行了「基督徒對墮胎及自殺的態度問卷調查」,旨在了解信徒在具體倫理問題上的態度,信仰如何影響我們。這些研究可幫助教牧和教會領袖了解香港基督徒的態度和價值觀。

iii)生命倫理對談與錦囊

除了年度性的研討會和調查研究,研究中心每兩個月會舉辦一次「生命倫理對談」,旨在招聚對生命及倫理問題有興趣人士,一同討論及較深入認識特定的生命及倫理方面的問題。曾探討的題目包括安樂死、複製人、土地公義、如何與情緒病患者同行、職場倫理等。對談的內容亦會在雙月刊《生命倫理》中匯報,讓其他信徒也認識和關注這些議題的主要爭論。

研究中心亦透過每季一期的電子版《生命倫理錦囊》,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對時下及社會面對的議題和現象,作出倫理及信仰的整合,讓教牧同工及信徒擁有基本資料之餘,也能多作反思。所以過去的範圍有援交與身體價值、6000元與奉獻、環保與大地管家等。

 

展望:從現代社會走到後現代社會

過去50年,我們從現代社會走到後現代社會,生命及倫理價值的改變,給信徒和教會帶來很大的衝擊。這種衝擊,甚至在不經不覺間改變了信徒的想法。當後現代人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由和權利,只著重滿足一己的慾望和益處,他們往往不尊重生命和漠視賜生命的上帝,那便會引發一系列的倫理及社會問題,例如:濫交、婚外情、離婚、同性戀、代孕母、墮胎、自殺、濫藥和嗜賭等。雖然這些問題存在已久,惟分別在於從前認為是違反道德規範的,現在卻是常規化了、合理化了,甚至辯稱道德規範隨時代轉變了;加上後現代主義打起批判傳統道德和絕對真理的旗幟,鼓吹多元化,以多元和平等為口號、以尊重自由與人權為借口,任意妄為,不但自己做,也鼓勵其他人去試,甚至以反歧視、反欺凌為名,實質是禁絕反對者的意見,強迫他人接受他們口中所謂的「個人選擇」和「自由」。基督徒可以如何回應普世生命及倫理價值的改變呢?教會和教牧長執如何更深切認識,特別是一些在聖經中沒有直接教導而又具爭議性的倫理問題,幫助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回應倫理價值的轉變呢?

在香港,很多倫理及社會問題其實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如貧富懸殊和破碎家庭的問題。九七回歸之後,與內地在經濟及政治上的磨合、特區政府的先天困難、地產泡沫,加上多次國際金融危機、天災人禍,即使最近政府公佈的失業率已回落和穩定了,但面對高通貨膨脹的壓力,還有樓價租金持續上升,都加重了香港市民的經濟以至精神心理負擔,也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張力,教會內也不能避免。作為基督耶穌愛的群體,如何面對外在的壓力,活出信徒間的包容和寬恕,在非信徒中間見證福音的能力,在疏離的社會中關愛有需要的人,而這些行動,也能適切回應後現代社會中所強調的人際關係和個人經歷。

信徒作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在世上為鹽為光,為真理作見證,將會面對愈來愈大的壓力和挑戰。一方面,教友和他們的子女會否隨波逐流呢?研究中心在2010年進行的「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顯示,部份青年信徒在網絡、購物、投資、工作和性方面,與非信徒相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沉溺。教會如何牧養和教導信徒?在今天資訊氾濫和混亂的情況、網上及媒體眾說紛紜,有的似是而非,有的模稜兩可,我們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認識和分辨合乎神心意的選擇,並教導下一代。

另一方面,教會如何關心香港社會的情況?福音如何適切地提供另一種出路,而不是指責或審判陷於罪中的人?無可否認,在倫理及社會問題當中,總有個別不同人的故事,獨特的背景、坎坷的經歷或處境,導致他們選擇了甚至連自己原本也不認同的決定。未來,研究中心必須發揮作用,透過對各式各樣生命及倫理問題的研究,整合信仰作出回應,冀能幫助信徒和教會,一起尋找合乎神心意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