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神魔化 抹紅又抹黑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5/11/2012

貪曾、劏房波、狼英……不論是高官、政客、立法會議員,傳媒近年都喜歡為他們「改花名」並且漫畫化,美其名是新聞娛樂化,把繁複的政治新聞變得簡單,使訊息內容更容易被巿民消化、明白;但實際上,是把報社的立場安插在其中,偷龍轉鳯,抹紅抹黑。此等變相洗腦,毒害並不下於被喻為洗腦教育的國民教育「中國模式」小冊子。

從新聞學而言,一則好的政治新聞,是要寫出「事實」(fact)。當社會上有不同立場的人士欲透過操控事實去做議題設定(agenda)時,傳媒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議題重新聚焦,透過文字把不同的事實鋪陳,編織出一幅完整的圖畫,讓各種聲音可以在公平對等的平台上互相較量,使公眾更了解社會民情、民意。
 
政治新聞除了「正正經經」在新聞版面出現外,亦會以「花邊新聞」的形式出現。由於並非正式的新聞,書寫手法也會變得「不正統」,例如傳媒會用政客的「花名」作為稱呼,比方說,稱前立法會議員張文光為「張文」,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則叫「長毛」(因為他有一把長長的頭髮)。這類政治八卦新聞,通常會另闢版面,新聞角度一般比較軟性,只談風月,好讓巿民看到政治人物生活化的一面。
 
但近十年八載,政治新聞已經慢慢變質。當傳媒要對某些高官、政客、立法會議員等作出強烈批評的時候,往往會為這等人士加上負面標籤,例如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就被稱為「老懵董」,或者現任立法會議員、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則被形容為「掃把頭」。在早幾年,傳媒也尚且能克制,有關的負面標籤只限於標題,不會入內文,在內文中,仍會用回正統的稱呼。

負面標籤當稱號

可是,當近年社會愈來愈高度「政治化」,傳媒也逐漸失控。政治新聞對政客負面標籤的稱呼,不再局限於政治八卦新聞,而是出現在傳統新聞版面,更甚是「突破」了標題的界線,進入了內文之中。
 
我們不難發現,某些報章開口「劏房波」、「酒駕波」(批評不分劏房和板間房的發展局局長兼涉嫌酒後駕駛的陳茂波)、埋口「鼠王芬」(揶揄以捉老鼠為政績的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再配合文字和圖片,即使新聞內容寫得再平實,其實也是在製造立場新聞。除主稿外,我們也要留心配稿,報章附加的大量所謂「資料」,很多時稱聲是來自「消息人士」,反而「有名有姓」的被訪者、具體的資料來源卻少之又少。此外,有些報章的配稿索性以「政治八卦」的筆觸去撰寫,要傳達的,不是新聞資訊,反而是按編輯部,甚至是辦報人的喜惡去「唱衰」他們不喜歡的人。

可怕的「造神」運動

最可悲的是,由於版面用了在漫畫、抹紅/抹黑上,反而針對議題的討論完全失焦。以國民教育的事件為例,有傳媒每天以八版大篇幅作報道,但說來說去,就是巿民街坊反對的聲音,不斷重複反對論點,但卻沒有就「中國模式」教案整體指引內容作出分析,也沒有讓另一方的支持者發聲,這並不是平衡報道。後來,焦點又轉移到學民思潮等社運領袖的身上,把他們描繪成社會良心,天天追訪他們的行蹤。報章造勢,配合網上文宣,結果把學民思潮成員之一的黃之鋒「神化」了,可是,這種「造神」運動,連黃之鋒本人也看不過眼,在社交網站揚言學民思潮不止他一個人,勸喻傳媒若要找人回應,可以找其他發言人。
 
事實上,傳媒的過分抹紅抹黑,首先受損的是一眾從政人士,上至特首,下至社運朋友,無一不批評傳媒過分泛政治化,不斷將事件單一化。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於選舉後在競選中心就不諱言,傳媒非理性的抹黑,甚至將部份論點/事件無限放大炒作,便影響了整體巿民對他們的觀感。

另一種洗腦工程

另外,近年網絡風氣盛行,網絡的二次創作經常被推上報,部份報章的網絡新聞版本甚至將各種新聞和二次創作混在一起,新聞本身已經是一種評論,不單表達傳媒固有的立場,更用多種煽情的方式叫人接受其立場,基本上和洗腦工程已全無分別,傳媒不但在製造新聞(manufacturing news),同時也是政見宣傳機構(propaganda)。
 
作為資訊閱讀者,我們樂見更多不同政見的言論在不同媒體中,讓我們更認清社會意見,作出理性思考。可是,當新聞不再是客觀報道事實,而是把報社立場融入新聞時,巿民如何掌握比較全面的事實,從而作出合理的分析,似乎在這個資訊流通的年代,非但未有令我們得到更多資訊,反而令我們更易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