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教育教案──124大遊行多面睇
燭光網絡 46期 (p.18)
二零零五年的下半年,香港的大型遊行特別多,除了在年尾的反世貿會議遊行外,在年中有「七.一」遊行,在十二月上旬,亦有衝著政改方案的「124爭取普選大遊行」,各大型遊行都有超過數萬名市民參加,這可算是體現社會民主的其中一項指標。但市民對遊行呼籲從可得知?除了是在媒體上的廣告外,相信大家都會留意到不同報章都在遊行前夕有不同的報導手法,甚至有部份報章用立場鮮明的標題,呼籲讀者上街,讀者又如何解讀此類新聞?報章起用有立場的標題及內容鼓勵市民上街,到底誰在影響民意?玩弄民意的黑手,是政府、政黨、傳媒?還是互相包庇、同流合污?
政府十月公布政改方案,建議零七年特首選舉新增八百名選委,包括全體529名委任和民選區議員在內;零八年立法會選舉中加設5個地區直選議席和5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由全體區議員互選產生。政改方案惹來泛民主派大力抨擊,更被形容為「鳥籠民主」,他們指出529名區議員互選產生6名立法會議員,是小圈子選舉;讓102名特首委任的區議員投票選立法會議員及行政長官,背離民主原則;沒有普選時間表,等於否決了絕大部份市民的訴求。
踏入12月,政改方案的拉鋸戰到了關鍵時刻,支持和反對兩方陣營,各自表態之餘更大打民意牌,民間人權陣線與泛民主派發起「124爭取普選大遊行」,遊行過後,雖然政府在政改方案表決前夕,提出修訂建議,將由2008年起最多分3階段、最遲於2016年取消全部102個區議會委任議席,但方案最終於12月21日,因得不到三分之二議員支持而遭否決,零七年特首選舉和零八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維持不變。
討論多時的政改方案,極具爭議性,對香港民主社會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然而,從傳媒最常見的是「原地踏步」、「鬆綁」、「見步行步」、「鳥籠民主」等口號式詞彙,報導往往流於表面、膚淺、傾向兩極化、甚或帶恐嚇式及煽動性,鮮有以理性態度對方案內容深入的分析,以致傳媒監察政府及作為公開討論平台的功能備受質疑。
以「124爭取普選大遊行」為例,遊行當日有報章以近乎呼籲式的標題:「為了下一代的明天今天上街,為了上一輩走過的路我們堅持普選」,報導背頁則為印有「我要看見普選」口號的海報,立場鮮明地號召民眾遊行,觀乎此舉是否背離了傳媒客觀持平的報導原則?完全將傳媒行業的『專業權威』置之不理。
遊行翌日,一如既往,傳媒的報導焦點集中在遊行人數的爭拗上,這亦無可厚非,但將人數奉若神靈,卻忽略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現象與市民的訴求,似乎有點反智!相反,另一些傳媒卻索性少提為妙,只以單方面(警方或主辦單位)的數字作標題,到底又憑甚麼作出撰擇性報導?
綜觀部份傳媒對「124爭取普選大遊行」的選擇性報導,不同傳媒對遊行事件所建構的「現實」各有不同,與「客觀現實」的距離亦有異,若不多看、多聽、多想,便很容易被誤導,甚至被牽著鼻子走,對自己身處的社會產生錯誤的理解。以下教學活動,將以「124爭取普選大遊行」的多份報章標題為例,旨在讓學生學習透過課堂活動解讀傳媒的報導,明白凡事以多角度思考分析,全面了解事情始末,始能作理性的判斷,做個參與民主社會發展的負責任公民。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60分鐘
對象:中三至中五學生
引發動機:(5 分鐘)
老師可先提出有關124大遊行的問題,例如同學有否參加遊行?為甚麼?對當日遊行的印象如何?知否遊行的目的等等。一方面可引發同學對課題的興趣,另一方面亦可看看同學對事件來龍去脈的了解,簡介事件的背景。
活動(一):齊來當編輯(15 分鐘)
將全班同學分為約10-12組,每組獲派發同一份報章12月3-5日有關遊行報道的標題(參表,由於相關報道太多,只選取了一些主要報導的標題),事前切勿讓同學知道報章的名稱,各組同學假設自己是外國華語報章的編輯,不能現場採訪,故需參考本地報章報導的標題,為124大遊行撰寫新聞標題,提醒同學標題要簡短、扼要,分組匯報。
活動(二):左中右 靠邊站(30分鐘)
將所有報章三天有關124大遊行的主要報導,派發給各組同學,毋須讓同學知道各標題屬哪份報章,請同學將標題分為三大類:左派(反對遊行)、中間派(中立)、右派(支持遊行),分組匯報,可就一些爭議性較大的標題,邀請同學分享意見,引發全班討論,增加課堂的互動性。
派發各大報章標題一覽表給同學,請各組同學按照自己的標題分類作統計,比較各報章的報導立場、角度,以及對新聞重要性的選取。
總結:(10 分鐘)
讓同學反思傳媒如何「建構」現實,引導同學明白要全面了解新聞事件,必須分析不同媒體的報導,作多角度思考[正如活動(二)];相反,若只透過單一媒體的報導[正如活動(一)]了解事件,便容易被誤導,請同學試想若身處的社會,只容許單一傳媒發布消息,而所有市民對接收的消息深信不疑,可能會引致嚴重後果,例如會因刻意淡化事件的報道而缺乏危機意識,甚或因煽動性的報道引發暴亂。
老師可展示一些網上另類媒體對124大遊行的報道,比較與主流媒體的分別,讓同學更具體地明白傳媒所呈現的「真實」,往往經過人為(如記者、編輯)處理。
其他獨立媒體的網址:http://www.inmediahk.net
12月3-5日期間,13份中文報章對「124爭取普選大遊行」主要報導的標題(大部份為頭條新聞或重要新聞)
報章 | 標題(12月3日) | 標題(12月4日) | 標題(12月5日) |
明報 | 喬:爭時間表都應尊重 促勿與政改方案綑綁明天會看遊行 |
「參加遊行也不出奇」陳方安生傳今上街 何鴻生警告勿逆水行舟 李桂銘籲上街贏賭王 |
-近10萬人爭普選 封路爭拗 車困人海 (和平有序) |
星島日報 | 籲時間表與政改分開處理 喬曉陽請民主派鬆「綁」 |
泛民主派稱可突破十萬人 特首擬親自回應遊行訴求 |
-民陣稱25萬人上街 警方估僅六萬三 人數分歧 學者:六至八萬 -「十字路口」要遊行 有生之年想見普選 被問從政 陳太「見步行步」 |
蘋果日報 | 86歲兩任政協用腳爭普選 老左也上街 劉慧卿邀看遊行 喬曉陽說我會看看 |
為了下一代的明天 今天上街 為了上一輩走過的路 我們堅持普選 |
-爭普選 陳方安生也走出來 25萬人上街 -為下一代再創奇跡 難做到,更要做到 |
太陽報 | 政改搞綑綁違法理 喬曉陽強調時間表須分開處理 |
政府設法游說 力爭通過方案 遊行不是政改戰場 |
-特首:聽到訴求 -爭普選遊行人數 警方:六萬三 民陣:廿五萬 -高調現身 搶乏民風頭 陳方安生露政治野心 |
東方日報 | 邁出這步 普選目標就近了 喬曉陽:優先處理政改方案 |
續打民意牌 爭取立會通過 港府以靜制動挺政改 |
-突然決定遊行 高調會見記者 陳方安生騎劫泛民 -不同年紀 不同訴求 各自表述 隨父上街七歲兒企到攰 |
信報 | 政制座談會中央釋善意 獲邀學者指民主派添壓力 喬曉陽承民意求時間表 |
休息 | 李鵬飛:陳太為民運打強心針 |
經濟日報 | 超釋法範圍 中央難承諾 喬曉陽:普選時間表「不合法」 |
休息 | -10萬人上街 政改勢難產61歲特首:我必見普選誕生 -陳太首遊行 被促選特首 政界分析 部署07年挑戰曾蔭權 |
新報 | 政改捆時間表無法成事 喬曉陽:既沒辦法也乏法理依據 |
反對派盡最後努力催俗遊行人數 王如登:宜理性求共識 |
-特首:有生之年定見普選 北京評估10萬人遊行 民陣:25萬 警方:6.3萬 -陳太初遊行謀重出政壇 談動向稱見步行步 大班嘲「執死雞」 |
成報 | 喬曉陽:先通過政改 後談時間表 | 李柱銘:遊行指標二萬人 「今年七一此數字 倘超逾政府要回應」 |
-遊行人數 主辦者:25萬 警方:6.3萬 爭取普選 -關鍵時刻走出來 否認有政治目的 陳方安生忽然上街 |
香港商報 | 坦誠談政改 喬態度開放 | 王如登:政改方案為普選鋪路 | -曾:盡量完善政改方案 港府包容遊行 中央關注訴求 -陳太:參加遊行無政治目的(小段) |
大公報 | 各界讚中央政府誠懇聽意見 政改問題提出來講清楚 |
王如登冀政改理性溝通達共識 梁智鴻盼踏出第一步 許嘉璐再籲理性思考 |
-特首迅速回應遊行訴求 政府盡量完善政改方案 |
文匯報 | 喬曉陽:政改與時間表並行不悖 強行綑綁則無「法」通過 當務之急通過0708方案 |
呂智偉稱若挑剔缺牛油即不吃並不合理 港首份「民主早餐」有營養 喬曉陽講話盡顯誠意 反對派堅持綑綁逆民心 譚耀宗:中央支持討論時間表 |
-曾蔭權:理解市民訴求 中央與港府正帶領邁向普選 政改方案若通過民主步伐會更快 -街工拓資源 女同志爭取性平等 家長求子女居港-訴求雜陳 遊行仿似嘉年華 -陳太突上街 自稱「無野心」 市民質疑乃精心布局 為日後參政造勢 |
延伸討論活動:
二零零七、零八年香港政改方案,因為得不到三分之二立法會議員支持而宣告流產。有不同的人士對是次方案的流產有不同意見,有說這不是香港民主政治的進步、亦有批評本港政治步伐於過去十年停滯不前,責任在於中央沒有推動或指港人早於零三年已有足夠成熟程度實行普選。
同學的意見如何?報章又怎樣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