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不在場之後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27/01/2011
專欄:每週評論

菜園村收地清場事件中,收地工程人員和示威人士的衝突在一月中幾乎每天都在菜園村出現。一方派人清拆、圍板;另一方則動員群眾示威、阻止清拆行動。警方每天派出機動部隊「監視現場、維持秩序」。
 
期間菜園村關注組成員朱凱迪聲稱遭港鐵工程人員打傷,無人阻止,又有聲稱「村民」的一段影片在傳媒和社交網絡間流傳。朱凱迪更報警求助。豈料事態很快逆轉,港鐵透過其公關公司向傳媒發放另一條聲稱是「完全版」的短片,從另一角度看到朱凱迪先用肢體嘗試制止工人,甚至曾一度成功拉開工人,工人遂用力轉身將朱摔倒在地。
 
運輸及房屋局回應稱,有關「暴力」影片曾被刪剪,懷疑有誤導公眾、議員和傳媒之嫌,也對有關保安人員極不公平,對此表示遺憾。朱凱迪面對「誤導公眾」的指控,承認因為「片段太長」所以才作刪剪。
 
事件至此,誰是誰非,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事件仍由警方調查。但有些傳媒在新聞處理上只單憑一方的消息而報道,並加入主觀的結論,至之後幾天,巿民始有機會在不同渠道獲得更多的片段,了解事件。
 
問題是:為何親身去菜園村的傳媒不多?首先,菜園村事件對不少傳媒來說,早就塵埃落定,不少報館也沒有派員採訪,採訪人數少,菜園村大,到處有工程,難以聚焦報道,加上示威人士的「肢體碰撞」早已司空見慣,除非警方過份漠視、濫用權力、或演變成流血衝突,否則未必吸引到傳媒注意。
 
於是,個別與示威人士友好的傳媒在獲得示威人士提供的相片和短片,便可即時發佈,互惠互利。同樣,之後不同機構照版煮碗,以不同的短片作為反駁示威人士的憑據,而傳媒亦同時照單全收用作新聞材料。
 
傳統的新聞學教我們,獲得消息後,要多找一兩個消息來源,以確定消息的準確性,甚至找相關部門查證事實是否真確。可是現時的新聞,看見圖像,就一圖一篇,或幾圖一篇的「看圖作文」,之後相關人等即或反對有關的說法,他們的反駁淪為零零碎碎的回應,拉雜成段,平衡報道淪為陪襯的花瓶。
 
真相,在此已經難以還原,記者不在場,沒有一個相對沒有利益衝突的人,似乎我們只能以拼湊的方式整合真相,還要多買幾份報紙,多看幾個電視台,才有機會還原事件。若不細心留意畫面片段的資料來源,照單全收,久而久之便很容易會偏聽。
 
當傳媒不能再客觀持平時,大家必須要多行一步,始能了解相對可靠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