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育英才與誤人子弟
23/10/2025

早前一名女學生於社交平台發文,指一名男教師相約她到酒店「傾心事」,她雖然感到事件有點奇怪,但她認為老師為人師表,應有基本的道德操守,故此赴約。然而,到達酒店後該名老師卻向女學生提出發生性關係的不當要求。事件在網上引起極大討論,校方與教育局都高度關注事件。
老師失德事件偶有出現,上月有匿名網友在「名校Secret」發文,指在停車場目睹一位學校女教師與校隊師兄在私家車內激吻,事件熟真熟假,我們無從稽考。兩個月前又傳出一位老師疑因欠債向學生借錢,辭職後一直拖欠款項,更封鎖借錢給他的學生。而上年一位學校外聘的籃球教練與女學生發展戀情,最終親密照流出而被人發現,籃球教練隨即被解僱,警方亦介入調查。
我們理想地相信老師都是正人君子,是有道德操守的人,但人總有軟弱的時候。有些老師可能在生活上有壞習慣,或有個人品格缺陷。老師雖然無需要負起「聖人」的角色,但社會往往會期望老師在教導知識之餘,還能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塑造他們的品格與價值觀,而以上懷疑個案會讓社會對老師有所質疑,老師會否利用師生之間權力不對等來操控學生﹖這樣做既損害學生的利益,同時亦損害學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聲譽,希望校方能查明及公佈真相,以釋公眾疑慮。
早在1200年前,韓愈在《師說》中提出,老師的職責為「傳道、授業、解惑」——傳授人生道理、講授學業知識、解答學生疑問,此理念至今仍然適用,社會對教師仍有高度期望。雖然老師工作穩定,待遇亦優厚,但如果他們沒有教學熱誠,沒有「傳道、授業、解惑」的抱負,反而其個人品格有問題,請不要當一位老師。否則,非但無法作育英才,反會誤人子弟,釀成更大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