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如何做好職場、家庭與教會的事奉?
生命倫理雙月刊 17期 (p.2)
2012年7月份的倫理對談,我們有幸請來英華女學校校長李石玉如女士,石校長在「基督徒如何做好職場、家庭、教會的事奉」這題目上,與20位與會者分享了她的看法和經驗。
開始時,石校長先向大家講述她現時生活的境況。工作方面,中學校長一職的工作非常繁重,她既要面對教改為學校帶來的翻天覆地轉變,亦因學校有過百年的歷史,令她需要接觸、聯絡不同年齡層的校友,同時,學校正進行重建,石校長在當中要負責策劃及籌款的工作。這些繁重的工作有時會使她分身不暇,不能準時回家與家人一起晚飯。事奉方面,她在教會的手鈴隊中事奉,偶爾亦會教主日學課程。
石校長認為,面對忙碌的生活,個人體質和心態非常重要。心態上,她的工作雖然很忙碌,但卻同時能從中得著樂趣。以她與校友們開會為例,當中各方面雖有不同的意見,目標卻非常一致——為學校好,從沉悶的會議中,她很享受大家商討後得出來的共識。她認為大家若在工作中有正面的心態,即使忙碌,也很有樂趣。
不同身份上的事奉
對談中,不少朋友分享了他們當前的處境:受繁忙的工作所限,需要在工作、家庭、教會事奉三者中作取捨。不少朋友選擇以家庭和工作為先,放棄或減少教會的事奉。在這問題上,石校長和參加者分別提到,事奉的定義不應單單局限於教會中的事奉。廣義來說,基督徒透過其他的身份(如:工作、家庭),也可以好好地事奉。石校長指出,在現今社會,基督徒在某些人生的階段,很難同時兼顧家庭與事奉,例如子女還很年幼的時候。這情況下,她認為基督徒可以做的,是要釐清他們身處的階段中有何合適的事奉崗位。她認為到了人生某個階段,事奉的焦點確實需要放在家庭。石校長認為基督徒不需要因為忽略教會事奉而過分介懷自責;作為弟兄姊妹,也應該互相明白人生有不同的階段,多點耐性和互相體諒。對整個教會來說,不同年齡層的弟兄姊妹可能會在不同時間,暫時放下教會的事奉,大家應互相接替。
家庭中的事奉
石校長回想兒子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每天工作回家後還要在深夜餵奶,精神、體力實在不能支持她承擔教會的事奉。於是她選擇暫時放下教會的事奉,專注做好學校的工作和作為母親的角色。在家庭,石校長很盡心地事奉,她很清楚明白自己身兼兩職,能照顧子女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她很著重與子女相處時的質素及技巧。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她觀察到學習自立以及「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的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她花了很多精神心思,用不同的方法培養子女良好的品格:從小開始學習做家務、身體力行地教導子女節儉等等。她很感恩上帝讓她子女都很獨立,沒有給她很多麻煩,使她更能專注本身十分沉重的工作。她鼓勵大家,神的安排是我們能力所及的,若工作方面的擔子很重的話,她相信神會有安排,使其他方面的擔子較輕。
學習安靜,從神而來的領受
石校長提到要在事奉上作出取捨時,對自己要有良好的感覺。有參加者擔心若教會中每個人都跟從自己的感覺而行,那麼對教會中願意積極事奉的弟兄姊妹來說,負擔可能會很大。石校長明確地指出,她所指良好的個人感覺,主要的源頭一定是從神所得的領受。就這點,她分享了一些個人從上帝而得的領受。
石校長母親當年是屬於少數曾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她向石校長從小灌輸「女人要有事業」這訊息,這訊息在她腦海中根深蒂固,因此當時她十分堅持,即使有了兒女仍要工作。後來,她在外國進修時有機會靜下來,反思自己的信仰,神慢慢使她從因為安全感、因為母親昔日教導而工作的心態,轉化成為了事奉神而工作,從此她就清楚明白神要自己在扮演一個「帶職事奉」的角色。因有此經歷,她亦從而明白基督徒應每天抽時間安靜下來與神相遇,這樣,即使面對忙亂的生活,也能認清方向。石校長將信徒與神保持良好的關係比喻為把電器的電源接好,信徒從中能得著靈性上及心靈上的力量,以面對忙亂生活所需。
生活的計劃及紀律
石校長分享,除了與神的關係,在較實際的層面上,生活的計劃以及紀律性,亦對我們處理家庭、教會及工作三方面的事奉有很大的幫助。常言道:「If you fail to plan, plan to fail」,石校長認為沒有良好的計劃,基督徒很容易會顧此失彼,不能有效地在家庭、教會、工作三項上取得平衡。她亦認為有紀律的生活對做好家庭、教會、工作的事奉很有幫助。就她而言,她每天早晨上班規定自己在神面前安靜靈修。她說這樣的習慣除了使她與神有好的關係,亦同時有助她在內心把工作安排思想一次,使她整天的工作更有效率。
總的來說,通過石校長的分享,參加者明白到事奉不單單限制在教會,工作及家庭也是信徒的事奉崗位。有時,事奉的崗位或有轉變,但不用內疚,只要記著在神面前多安靜靈修,這樣,必能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