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危機深 退休保障要認真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社會工作碩士生
10/07/2014

這幾個星期,社會就政制發展引發一連串討論,吸引傳媒的鎂光燈。政制問題令社會恍如兩陣對立,互不相讓,彷彿所有談判空間都沒有了,也失去了對話的氣度。可惜的是,這種固執往往可以推倒某些事情,可是建立事情卻非一朝一夕,相信在這段風雨中遞交給扶貧委員會的全民退休保障報告亦是一例。

人口老化究竟有多嚴重?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的文件已告訴我們,到了2041年,香港每3個人就有1個是65歲以上長者,總數達256萬。在這些冰冷的數字表層,有政黨揚言供養父母是子女的責任,採用「隨支隨付」(Pay as you go)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是對年輕人不公平,甚至以美國、希臘的財赤問題告誡香港人。

面對人口增長減慢,生產力可能減低的情況,他們有這種擔憂是值得理解的,特別是社會上有一派信奉自由市場的信徒對加稅深感恐懼,不希望因此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不過,他們又可有考慮過現在和未來活在貧窮的長者呢?

政府以至部分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者常表示,香港在退休保障上有幾條支柱。可惜,這幾條支柱的穩固性卻飽受考驗,例如他們常提倡「養兒防老」。養育父母理應是責無旁貸,不過在現時或未來的經濟壓力下,是否每個人都有能力供養父母呢?另外,又該如何對待那些無兒無女的長者呢?又例如「綜援」,這確實做到一定程度的安全網,不過假如同住子女不願意簽「不供養父母證明書」又怎樣呢?這勢必令他們無法申請綜援。

強積金推行了十多年,當中的問題和不足早已為人詬病,例如對家庭主婦的保障不足、對低薪人士沒有保障、對已退休的長者亦沒有保障。而且風險過高,回報率低,因此實非長治久安的退休保障政策。

不少人對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有一個誤解,以為它如同西方社會的「隨收隨支」(Pay as you go) 方式,因此造成入不敷支、延後退休或增加供款的問題。但是根據倡議人士建議,這是一個「部分預先籌資」(partially pre-funded) 計劃,即在2009至2023年這期間,以三方(政府、市民及資方)供款的總數要比支付的養老金為多,連同最初投放的500億啟動基金,在人口老化的高峰期應付養老金的開支。

不過,我們亦須要考慮社會上對全民退休保障的憂慮,例如是否所有長者,不論貧富都應該劃一給予養老金?年輕一代是否願意作為計劃的先行者等等,這些都需要社會的持份者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共同尋找出路。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0/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