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審」「起底」勢成趨勢 ── 公眾能如何回應網絡欺凌?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6/01/2010

近年網絡世界興起「人肉搜尋」和「網民公審」現象,有被「起底」的受害者因不堪網民的滋擾和圍攻而需報警求助。[1]這些網絡新潮流對社會構成甚麼影響?社會大眾應如何回應這趨勢?香港青年協會「智Net」家庭支援中心項目主任吳錦娟姑娘,就網絡欺凌的情況、原因、影響及社會大眾的角色為讀者作出分析和探討。

吳姑娘表示,「其實早於一兩年前,我們已開始留意有關網絡欺凌的現象,但涉及的群組仍不算多,形式多以洩憤謾罵和刊登照片為主;然而,近半年「起底」和「公審」的行動與日俱增。網絡欺凌的特色包括散播速度快、不易求證、沒有時間和地域限制、覆蓋層面極廣。這是一種不值得鼓勵的現象,每位網民必須認真正視。」欺凌形式包括以下:
 
.「起底」(公開別人私穩):內容包括電話號碼、地址、學校、相片、電郵地址等個人資料;
.於留言版/網上討論區發佈洩憤言論,企圖散播謠言和謾罵受者;
.「洗版」(不斷留言於受害者的網誌上)及「電郵轟炸」(不斷發電郵給受害者);
於YouTube/網上討論區上載和傳閱令受害者尷尬的相片及短片等;
.「大公審」(網上批判大會):在沒有任何證據下,開設群組/網上討論區作出強烈批評和圍攻受害者;
.「移花接木」(惡意地把圖片組合併湊):如把受害者與動物身體相接。
 

個案(1)

「有一位中二男生,在校人際關係不佳,有同學將其偷拍照上載於徵友網站,被人留言指他『樣衰』及有其他謾罵言論,他於後期才發現;雖由老師介入,但最終亦未能找到欺凌者。案主感到無助和情緒深受困擾,自從被人網絡欺凌後,變得反應過敏,對人失去信任,害怕再受傷,更不想返學,大大影響學習情緒。」

個案(2)

「另有一位中學老師,被學生把上課時偷拍的片段上載於互聯網,留下謾罵他的言論洩憤,老師無意中於上網時發現,覺得很無奈。這類個案我們會鼓勵受害者不要啞忍,要主動求助,建議可聯絡網站管理人,將負面信息刪除。」
 
吳表示,「有些案主甚至會產生焦慮和抑鬱失眠,變得退縮,外國更有自殺的案例。」由於網絡上不像現實面對面的人際交往,欺凌者不能觀察和感受到被欺凌者的情緒反應和創傷,加上缺乏惻隱之心和同理心,以致言論和行為過火,變本加厲。
 
網絡欺凌的現象扭曲了社會價值觀:「起底文化」、「網上公審」等,漠視別人私隱,沒完沒了滋擾受害人的情況,令現實生活與虛擬世界難以分清。

網絡欺凌的原因包括:

.報復、洩憤;
.悶、無聊;
.私人分享變成網友熱門參與討論內容(小事化大);
.隱藏身份(源於網上缺乏監管);
.網絡文化(言論自由增加網民互動溝通,透過集結廣大網民形成的一種力量);
.社會風氣(狗仔隊及報章雜誌多窺探明星名人的私穩,形成以揭人私隱為樂的風氣);
.透過網絡即時回應功能可增加成功感和滿足被認同的需要。

網民自保有法 凡事三思後行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由2008年9月開始在網上進行的問卷調查,[2]截至2009年2月14日,成功訪問千多名青少年,結果如下:
 
曾被網絡欺凌,如被人侮辱、粗言辱罵、被人刊登偷拍的私隱等。       17.5%
選擇不理會或改用其他身份繼續上網不作任何回應。                            64.9%
會改用其他身份繼續上網還以顏色。                                                    14.1%
 
面對網絡欺凌,吳姑娘認為社會大眾可以:
 
.建議受害者:倘若遭受到網絡謾罵,最好的反應就是不作任何反應,通知版面管理員刪除有關言論、留言或貼圖,以免引來更激烈的罵戰;如涉及誹謗或罪行,則鼓勵報警求助;
.建議青少年網民:在網上發表言論前三思,不要隨便透露個人私隱和敏感資料,以免引起網民的留意和回應。同學遇上網絡欺凌行為時,可向校方求助;
.建議一般網絡瀏覽者:拒絕參與欺凌活動,例如不要傳閱短片,以防助長歪風;
.建議學校:實行互聯網教育,應多教導青少年負責任及尊重別人的上網態度,保護個人私隱以及多利用網絡平台進行有建設性的事情;
.建議有關當局:檢討現行法例,由於現時沒有法例可以追究網絡欺凌行為,難以回應變化萬千的網絡世界。
 
畢竟網絡世界與現實生活互相緊扣,發生的欺凌事件難與現實劃清界線,而涉及上網人士的年齡和身份根本無人可知;然而,無形欺凌卻活生生地給受害者帶來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因此,每位網民都應盡「網上公民」的責任,共同建構和諧的網絡空間。
 


[1]2009/11/08,《明報》,A28要聞,〈被指推懷孕女友落樓梯近3萬網民圍攻人肉搜尋主角懸紅求清白〉。
[2]2009/2/14,香港青年協會,《青少年的網上行為問題調查》,http://cybersafety.u21.hk/surve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