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家》——典型處境劇中的非典型家庭

招雋寧、羅遠婷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07/2014

無綫一台獨大,在沒有競爭下常被批評橋段了無新意,但觀眾卻仍然邊鬧邊看。事實也並非沒有佳作,如《天與地》可算是偶然遇上的驚喜。近年晚飯時段播放的都是時裝處境喜劇,英文為Situation Comedy,簡稱“Sitcom”。2007-08年放映《同事三分親》和《畢打自己人》,2011年的《誰家灶頭無煙火》都記憶猶新。

處境劇的製作將主要場景設於家庭和辦公室之中,並儘量將人物關係設定得錯綜複雜,幾乎每個角色都能製作出故事線,輪流發展,保持觀眾新鮮感。現播放超過500集,主打溫情的處境劇《愛•回家》,細膩地描述家人微妙的互動,是不錯的伴飯小品。

 

家庭設定反映社會價值觀

《愛•回家》以馬家一家七口為主線,劇情發展除了圍繞他們,更延伸至他們的工作間及同事。劇集內容多樣化,並不限於一般家庭小品,有時更會觸及一些社會時事,又或是倫理議題。然而,內容大多都與家庭有關,也貼近現實情況。

劇集以「愛」及「家庭」作為號召,主線馬家表面上看似是一個「典型」的家庭,家裡集合老中青三代,配合「爸媽──孩子」的結構,可謂「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而且,一家人縱偶有爭執,但最後都能化解。然而若我們再細看,會發現這個「典型」其實並不典型。一對子女原來並非馬家的男主人親生的,而是其兄長去世前將子女託付給他照顧。雖然並不是親生子女,但馬家男女主人均視他們如己出。

劇中亦出現其他從「爸媽──孩子」的基本家庭結構衍生而成的家庭,如單親家庭背景。涼粉(吳家樂飾)一家是早年喪父的單親家庭,生活上受到鄰居馬家所照顧;至於另一個角色馮律師(楊卓娜飾)和廖律師(歐瑞偉飾)都是已離婚並育有子女。

自從西方掀起性解放運動後,無咎離婚(no-fault divorce)變得日漸平常,夫妻分手亦變成平常事;至於餘下的子女,在不同原因下交由親屬照顧也並非罕見。養子養女的角色設定是豐富劇情的伏筆,也能反映社會育養的複雜一面。

劇集呈現家庭組合的多樣性、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替劇集製造豐富題材,也是現代家庭的寫照。提倡男女平等和自由戀愛的現代社會,妻子不再是丈夫的財產,女性獨立自主,生活也不再須要依賴男性。有別於傳統封建社會,家庭成員現在更易脫離「爸媽──孩子」的家庭結構而生活,令家庭組合呈現多樣性的機會更加普遍。

若從戀愛關係走進家庭建立,從劇情編排來看,不論是孻姑(郭少芸飾)與涼粉或裘亞域(黃德斌飾)的感情,還是另一個主要場景律師樓中的情侶關係,都趨向描繪一對一結合的關係,反映社會即使在多樣性中,普遍人對家庭潛在的概念和渴想,仍是圍繞於「夫妻」。

家庭與倫理我們來這世界都因為那一男一女。人人都希望有幸福家庭,但現實要人人做到愛回家,委實不易。原則上家庭是孩子最安全的成長保障,但對很多人來說,家庭卻帶來不少生命的陰影,現實中「爸媽──孩子」也承受內外壓力。《愛•回家》輕巧地繪畫出這些張力。

如第501集描述Maggie姐(何綺雲飾)懷孕後的胎教,探討工作女性與婆媳權力關係的張力。而第506及507集探討生殖科技的倫理:已與律師Damon(黃子雄飾)離婚的上市公司主席Amanda(姚瑩瑩飾)希望以人工受孕的方式誕下後代,嚐嚐當母親的滋味。Damon在考慮到要為後代負責任而拒絕借精。另一位男士卻在不知就裡的情況下表示願意借精,但當他弄清楚情況後也拒絕了,理由在於他認為兒女是經由愛情孕育出的結晶。反之,Amanda的親弟弟則願意承擔孩子成長時的男性模範。劇集從中探討游離「爸媽──孩子」模式之間的張力,也可使人思考養育孩子、借精生子等倫理議題。

上述所抽取的劇情片段反映了現代家庭的多樣性,複雜的身份、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衝突的縱橫交錯。從《愛•回家》的刻劃,豐富了我們對家庭倫理和多樣性的想像和進一步思考。

 

我們都在維繫「爸媽──孩子」

電視文化學者舒寡曾說:「(劇集)成功的地方是……能夠較以往長篇劇更全面地將大眾生活中的現實重現。」《愛•回家》成功的地方是將現實家庭的多樣性和其中的倫理討論勾勒出來。

普通人都想盡力建立一個以「爸媽──孩子」為原型的家庭,原則上這是家庭結構的核心。但因著人生各樣遭遇,家庭發展出多樣性:單親、離婚、再婚、同父異母、養子養女…… 誠如人生沒完美,即使偏離了理想的家庭結構,家庭成員都會盡力挽回和珍視現存的關係。「爸媽──孩子」家庭結構不需因為現實家庭太多元而被丟棄。反而愈多人離婚、愈多孤兒,為了下一代,社會愈須要強化夫妻一生一世的長久忠誠,也實踐原諒和擁抱家人等價值。

或許在現實中家庭都不完美,但帶著愛回到家中,可以將不完美的地方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