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與社會運動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19/09/2013

上月,一位女士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見到一些她認為警察不妥當的行為,就路見不平,與警察議論,期間,她不斷指罵,繼而爆粗。及後這位鬧爆警察的途人被人網絡搜尋,找出她的背景:原來她是老師,也是社運人士的第二代。除此之外,她其他「威水史」亦被找出來。可是,這些「威水史」即時被二次創作,淪為抹黑的材料,「傑出女教師當街爆粗鬧警察」成為一些報章的大標題。這位女教師的原意應是為了彰顯她認為警方的執法不公,但卻因為她的表達手法蓋過了原本的動機,甚至因此令她在工作上備受壓力,幾乎要辭職。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近年隨著互聯網普及,整個社會運動的操作模式出現幾個大轉向:
 
1. 任何看似真相的事也可能是以偏概全:當在街上發生任何事件,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拍下,而放上網幾乎是同步就可完成的事;即使要剪接,也可以是即日完成。現時社會瀰漫「有片有真相」的意識,影片就代表一切,記者的文字報道欠奉,結果令所有人只看到片面的內容。但隨著事件有其他人從不同角度拍攝並上傳至網上,「真相」才有機會更整全地呈現。現時我們若要即時了解一件事情的始末談何容易。
 
2. 針對人而不討論事件和議題:事件的討論重點本來在於警權是否過大,但經過網友一輪人肉搜尋及起底後,大家開始將焦點放在事件主角的教師身份。至於該教師希望帶出的重點卻「被消失」,大眾只將一兩個點盡情放大;後來居然發展到有人送花圈給該位老師等實質騷擾,原本的議題討論完全消失!大家為了在社交網絡中展示立場,就寫些數十至百多字的短文來抒發情緒,這確實是無助任何討論,卻令具煽情作用的民粹式社會運動不斷發酵。
 
3. 要人頭落地才心死:以往討論社會議題,多是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我們仍然相信改變制度可帶來實質的改變。我們甚至認為人事任命的更迭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制度及指引清晰,人在其中只是執行規則。不過,現在的社會運動卻經常將事情推向極端。老師有錯就要「趕」她出校;特首或高官有一些問題就要「推」他下台。然而,卻很少提出任何改善制度的建議;即或有,也不會被重視。
 
這幾個月,特首應否辭職、局長應否下台、老師應否被炒都似乎真的有人頭落地才能令一些人滿意,但政府高官的申報制度、警權問題、知識產權如何獲得社會尊重等問題,就因為網絡這種「百五字」文化,不被重視。長此下去,恐怕完全無助改善制度,只會有更多人因失望而離場。
 

關注範疇: 
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