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勇氣——在乎喚醒
生命倫理雙月刊 14期 (p.4)
基本上,求生是本能。一直以來,中國文化都非常肯定生存的意欲,認為人不輕言尋死,所謂「螻蟻尚且偷生」;而當人選擇死亡時,大多是迫不得已,基於崇高的理由。孟子提出捨生取義;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辱偷生,向友人解釋自己不死的原因,言明「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至於以死相諫,又或是選擇與自己政治理想一同殉葬的古人,往往得到後人稱讚或認同。
對於現代的香港人來說,基於崇高的原因,明知前面極有可能「有去無回」而不惜捨身的需要極少,沙士時一些緊守崗位的醫護人員和勇闖火場的消防員已足以令我們動容。。一般來說,大多都是因為無法承擔生活壓力,又或是不能忍受身體或心靈的痛苦,才毅然自殺。他們當中或有冷靜地細心部署,然後才採取行動,但大多出於一時衝動,無法自控。
很多人都認為求死者大多數是鑽牛角尖,「諗唔通」,所以香港有關防止自殺的宣傳短片,大都鼓勵企圖自殺者找他人傾訴。最近,有一個不錯的宣傳短片,故事中一位對生活感到無力的母親,因為從兒子的作文中得知他體諒及愛錫自己的心意,頓然開懷,重拾生命的盼望。
可能,對於求死者來說,從求死到求生,需要的不是理性分析,而是可以喚醒他們求生本能的人或物。多年前,筆者曾看過Robin Williams主演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篇的電影,名為Patch Adams。當中有一幕讓人非常深刻,飾演Patch Adams的Robin Williams站在懸崖邊,控訴神的殘忍,奪去他的摯愛的生命,於是企圖自殺。不是雷聲,不是閃電,神安排一隻蝴蝶突然出現在主角面前,讓他感受生命,重拾生趣,最後決定繼續完成他的理想。
電影或許太戲劇性,但Patch Adams本身便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在求學時期飽受同學欺凌,最後忍受不了,一年內自殺三次,自殺不遂後決定成為一個改革者,後來更成為一個醫生,創辦免費診所,鼓勵醫護人員以憐憫之心對待病患,而他亦扮演小丑進行另類治療,以笑聲及幽默感讓很多患者重拾身心健康。
或許世間有不少極為悲愴的事情,讓人萌起自殺的念頭。但事實上,卻有更多情況,只要求死者退一步,便會發現海闊天空,人生還有盼望,生命還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