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牧養通識新一代的信徒?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圖︰部份相片由《時代論壇》提供
20/11/2011

在社會大氣候的氛圍下,加上通識教育的洗禮,近年年青一代因應社關議題所表達的聲音愈來愈多,抗爭手法也愈來愈趨向突破傳統,這無形中令他們和上一代產生了鴻溝,甚至形成緊張的關係,而這情況亦同樣在教會發生。作為牧者或教會領袖,該如何牧養這班熱血的年青信徒?又如何引領其他弟兄姊妹互相學習和交流呢?

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社關事工科科主任陳劍雲牧師表示,他個人鼓勵信徒就社會議題多作理性討論,不同立場取向的人,要以願意聆聽的心,多溝通和接觸,過程中一起思考基督徒的身份和使命,著重彼此的團契,才有可能策劃相應的社關行動。
 
陳牧師透露,為此該堂會的社關部會盡可能就著社會議題舉辦講座、主日學課程或讀書小組。例如去年高鐵事件中,發現不少大專和職青熱心關注當中涉及社會核心價值與公義的問題,社關部就舉辦了一個討論不同社會議題的課程,而在明年初,則計劃在青成年的主日學中舉辦「政治中的聖經」課程。他說:「我們希望當中可以有對話,透過反思聖經中與政治相關的信息,一起去討論現今社會議題的信仰基礎。」
 

讀書小組  文流學習

除了課程,讀書小組也是一種學習和交流的好形式。陳牧師說:「我們辦讀書組,就一個問題探討多方面的意見,亦容許弟兄姊妹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之前就辦過一個有關同性戀議題的讀書組,大家各有立場,亦知道這個議題很複雜,於是我們透過閱讀,了解各種立場背後的理論根據。」
 
不過,陳牧師承認,討論有時少不免會有點激烈,這是牧者必須小心處理的。他表示會有三個重要原則:
 
1.      肯定弟兄姊妹愛人的心、關社的心;
2.      教牧和信徒在透過討論社會議題的過程中,要追求「愛心在知識和見識上多而又多」,才有正確的方向去實踐公義與憐憫;
3.      教會不能處理/回應所有的社會問題,但可以透過增加聖經知識和討論社會問題,讓弟兄姊妹明白更多,又看到自己的限制和盲點,欣賞別人的論點和主張,以至更謙卑地與不同意見的人互相包容,用謙卑的心去與神同行。
 
陳牧師坦言,在人數較多的教會裡,教會內部的議程已經非常廣泛,要鼓勵有心關社的信徒彼此聯繫交流並不容易。本來透過互聯網這個媒介,有心討論社會議題的信徒可以結連起來,然而,正如在廣大的互聯網世界經常碰到的問題,就是當中分享的,除了有一些好的資訊、文章和觀點,也會有些先入為主、欠缺對事實充分認識,就作出偏頗立論和論斷。
 

祈禱守望  化解矛盾

陳牧師認為,教會確實會愈來愈多面對信徒之間在社會議題上有不同立場,甚至彼此有矛盾的情況。他認為不同立場的人能互相溝通,甚至一起討論,當然是好,然而情況很多時不是這樣理想。「信徒返崇拜只逗留在堂會一、兩個小時,即或他們也返團契,每星期用在教會生活的時間最多三、四個小時。有心溝通的,也未必抓到機會。假若做不到,我們只好祈求主給我們合適的時機,除去誤解、緩和矛盾。」
 
陳牧師又稱,在多數情況下,教牧不須要提供對社會議題的立場,但必須為信徒互相包容而祈禱,並保持溝通的渠道暢順。說到底,陳牧師指出,信徒必須明白和接受教會在神國度計劃中的身份、互為團契的本質和神所頒佈的使命,才有基礎團結更多的人,在社會參與中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配稿一︰
 
文︰羅錫為牧師   第一城浸信會主任牧師
大題︰牧養青少年  以關係為先
 
 
牧養青少年,是教會一大問題,尤其是針對社會倫理教育。
 
要就不踫這個牧養青少年的問題,一踫就可能像英文俗語所說︰「打開了一罐子的蟲」,為解決一個問題,而為自己製造更多問題。因為青少年的社會倫理教育,不能當作單一議題去討論。這既是青少年問題,也是教會的問題、教育的問題、社會的問題,更是家庭的問題……
 
首先是牧養對象不鮮明。有些教會關心「90後」,這些青少年人在教會長大,卻在這個時期「出走」,成為教會的「斷層」。至於那些「00後」,正是在步入青春期的「港孩」,本來是最可塑造的一群,不過,我們常把他們形容為︰抗逆能力低,沒有理想,沒有責任感,沒有社會意識,著重自己的感受等。而教會的主日學、助道會、團契等,對他們已沒有吸引力了。
 

牧養斷層  各走極端

對於他們,青少年牧者是無從入手和無能為力。因為牧養的斷層,令「跨代牧養鍊」斷掉了。「00後」想跟「90後」學習,但他們出走了;「90後」要與「80後」看齊,但是,教會領袖又認為「80後」的社會倫理立場一是太激進(如菜園村事件),一是傾向於「多元主義」(如對同性戀採取較為同情的態度)。
 
牧養青少年人最大的障礙,可能不是社會的風氣,而是教會和家庭本身。Lawrence Cobbs有一本常被引用的書,叫「相連」( Connecting),是指藉著神和人「相連」,能醫治情緒所受的傷害。在書中,作者發現自己的兒子行為偏差,追究時,兒子向他直說︰「爸爸,你不認識我。」儘管作者是個臨床心理學博士,同時是作家和很受歡迎的講員。他發現到問題的核心,是在心底的深處,與兒子從沒有連繫上,以致這位青年人沒有感受過被愛和被信任。
 

耐心聆聽  當role model

牧者、青少年工作者和父母不能把一套基督教的社會倫理和使命等道理,硬加諸青少年人頭上。他們不會有興趣去聽,迫他們去聽會造成反效果—-反叛。青少年人會覺得教會的社會倫理立場太僵化、保守,對某些弱勢的人不公平,或是對個別人士的生活方式作出干預。他們眼中見到的,是教會光是口裡談聖經的神聖原則,或是要做社會道德的糾察隊,卻沒有感受到教會是一個關懷和憐憫的群體。行公義必須與好憐憫和謙卑的心共存,才是一種與神同行的態度。
 
另一方面,是信任。港爸港媽對港孩的寵愛,其實出自對他們不夠信任,所以事事替他作主張,並安排妥當。教會也是一樣,年長一輩總是搖頭嘆息,有許多負面的評價,說新一代不濟,不長進,不堪重任等等,當然也沒有耐心去聽他們對教會的心聲,和對社會事物的見解。培育青少年人成熟的心志是要下工夫的。要做他們的人生教練,就要讓他們發現,牧者和導師願意認識他們,也能認識他們,他們才會認牧者做role model。
 
所以,牧養青少年,離不開關係先行這一點。不能相連,牧養就沒有「給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