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憤青」?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03/02/2009
專欄:每週評論

從「五區總辭」到「反高鐵」,在近期的社會行動中,新一代示威者往往成為了事件的主角,有人覺得是社會上年青一代的醒覺,也有人認為他們是「搞事分子」,只有激憤,缺乏理性。這一班年輕的「八十後」,一方面被看成是社會的未來中堅,一方面又被認為是一事無成的「憤青」,究竟這是甚麼樣的社會現象?

「八十後」其實源於中國大陸,意指在「改革開放」與「一孩政策」下的八十年代後出生的一代中國大陸城市公民。由於政經環境的影響,八十後成為了「城市」、「富有」和「獨生子女」的代名詞。從廣義來看,「八十後」更包含著一種文化現象,其實質意義遠遠超過八十後文學等簡單字面含義。

這與香港俗稱的「Y世代」有著相類似的定義,但其實這只是由大陸網上的字詞「借用」而已,而當中又與網上發起批評和行動的「搞手」相提並論,一時間,「八十後」彷彿成為「憤青」的同義詞,被人認為有破壞無建設,只懂不滿的小不點。

其實在評價他們的行動之先,我們應先好好去了解他們面對的問題,如他們身為「第四代香港人」,面對的是本港被邊緣化,失去優勢,工作和發展機會越來越被局限,新生代變成是困局中的受害者。

在另一邊廂,又有很多的「八十後」是被寵壞的一群,生於較健康的家庭,無供養父母負擔之餘,自己卻也變得無承擔,自甘「社會下流」,變成無上進心、無病呻吟、無自律性,整天沉溺打機上門的隱閉青年,甚至「憤青」也比比皆是,籠統的將他們說成「八十後」就是「憤青」、無遠見、和無理取鬧的一群,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我們應好好了解「八十後」這個群體所面對的「既富有,卻無機會」的兩極化問題,從而才能化解他們的怨氣和不滿。

坊間已有很多論述「八十後」和「第四代人」的文章,在此不再重述。筆者想說明的是,不論你認同「八十後」與否,他們已慢慢佔據了社會邊緣文化的「主流」,最起碼已攻佔了傳媒的頭條,對社會帶來影響。我們要反思的是,當我們要擁抱下一代,欣賞他們站出來表達的時候,一些「八十後」的「激進」甚至「公民抗命」的表達手法,往往只會將大家的注意力拉走,原有的訴求卻往往會被忽略。

尤有甚之,靠「網上動員」,人人「聲大靠惡」,甚至用「以暴易暴」的方法衝擊,更將原來倡議人人參與的「公民社會」和「公共空間」,變成了「有你講,無人講」的一言堂,有一些參與者甚至只在網上熱鬧一下,未對相關問題有深切的認識就一湧上街,這對我們討論和解決問題都沒有好處,也嚇怕了想以和平方法討論問題的大眾,失卻了當初推動大家參與社會運動的意義。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