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與現實的化身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8/01/2011

自從臉書(facebook)成為現今流行的社交「場所」後,青少年紛紛上facebook開個人戶口,寫下個人資料,與人交流,結識新朋友,甚至發展戀情。由網絡走到街上,由虛擬到現實世界。我們在網上所展示的自我形象和身份,怎樣影響著個人成長,又怎樣改變我們與人相處的模式?

少年完整地建立自我,應該經過三個階段,1首先他會發現自己面對一個身份危機,之後他會嘗試不同身份,繼而確立其個人的身份,並投入其中,成為安身立命的憑藉。

互聯網,作為青少年成長的社交「場所」,是嘗試探索不同身份的一個新模式。互聯網的隱密性可以令此地方成為青少年探索自我的一個安全的場所,但同時並不是所有的網上空間都有隱密性,部份地方要求使用者公開姓名,青少年仍然要與同輩互動,建立關係,並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

不同身份任你試

以facebook為例,青少年可以在此建立不同的身份,而每個身份可以獨立地作出個人的展示(Self-presentation)。用家在他的個人帳戶中,可顯示的一切他希望別人重視或知道的個人資料,當中包括性別、興趣、性取向等等。每位用戶對這些身份的公開度,在在表達了他接受自己,或者他認為別人接受自己的程度。

理論上,facebook作為一個虛擬空間,是一個讓青少年理想地學習建立個人身份的測試場。例如一個男子可以用一個女子的身份上網,用不同的圖像和畫面,即時可以感受到易地而處的情景,又可以隨便發佈一些相對較激進的言論,測試群眾反應。因為整件事匿名進行,大家可以放下現實世界的個人身份,隨便進行各種角色的討論,從此角度來看,青少年確實可以滿足「乜都試下」的心理。可是在實際環境中,青少年更多時間做的是確立個人的身份,而不是探索個人身份的工作。透過與不同的朋友和網友接觸,以及透過參加不同的網上群組,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確立個人、社會的身份,以及自身在特定群體的位置。

角色分裂問題多

不過,如此多樣,多變和分裂(Fragment)的身份,又是否應該讓青少年去學習和嘗試?學者對此意見分陳。有學者認為,青少年將自己分拆為不同的身份,有助解決在再現實世界中出現的身份危機,因為他可以用虛擬的身份「試玩」不同的身份,間接經歷不同身份的效果,從而讓他們更珍惜現實世界中自己的身份,做好本來的角色。但亦有另一派學者認為,分裂的身份會令青少年整體的身份確立欠缺一致性,甚至會因為網上的身份與現實世界差異太大,而產生疏離(Dissociated)和欠缺靈活(Inflexible)等問題,最終可能產生負面效果居多。

青少年的身份未必能一時三刻得到確立,但這過程中建立的一些個人或朋友的生活經歷,包括在facebook等社交網站中的點點累積,都成為他們個人和該群體的成長故事及集體回憶,塑造了他們某些身份認同。我們願意青少年健康地成長,還是去鼓勵他們嘗試做沒有必要,甚至會產生不同負面效果的「身份探索」?

網絡世界有真愛情嗎?

網絡危機處處,好人壞人都有。恰好青少年就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學習認識自我,與人相處,在朋輩中定位,透過坦誠分享,建立不同的親密、開放、誠實而又能自由分享的關係。過程中,他們怎樣看一段段不同的關係?

外國多個研究均指出,大部份青少年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大家交談的內容都比較單一,而且有距離,不及面對面認識的朋友,可以無所不談。事實上,在網上與人聯絡,由於沒有了面對面的接觸,以及肢體語言等交流,相對是比較弱的溝通。大部份青少年均明白facebook等社交網絡,可以作為與已在現實世界,例如學校、教會等地方認識的朋友交流的地方,但要在這些地方認識新朋友,他們的戒心相對也大。

關係隨「下線」消失

至於戀愛關係,在facebook中我們不難發現青少年會表示自己在一段怎樣的關係中(例如:單身、戀愛、甚或複雜關係等),亦會在facebook透露自己的愛情,甚至表達自己與伴侶當時的關係和狀態。同時,亦不少人透過到訪心儀對象的facebook,了解他們的個性和興趣。

青少年以facebook作為資料搜集和表達自己現況的情況很多,但這不代表他們全都會投入網絡愛情。不少調查均發現,青少年都知道這些東西都不是真的,即使他們在網上認識很多新朋友,甚至在過程中互相透露了很多親密,甚至曖昧的內容,但大家都有共識,知道整段關係會隨著「下線」(Offline)而消失,惟現實上「親密感覺」卻不能隨意下線。

對於一些內向,或比較喜歡以文字表達感受的人,網上成為他們的戀愛場所。不少人透過文字與人拍拖,但最終成功的,最後大都會離開網絡世界,走回現實世界中。

看來,網上交友和談戀愛,並不是想像般的簡單,過程中一樣會有感情的投入,有好人,也有玩弄感情的騙子。青少年在網絡世界與人相處,其實與現實世界一樣,必須要保護自己,事事小心,否則隨時恨錯難返。

其他參考資料:
Itō, Mizuko. Hanging Out, Messing Around, and Geeking Out: Kids Living and Learning with New Media.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10.
Subrahmanyam, Kaveri, and David mahel. Virtual Youth: Connecting Developmental Tasks to Online Behavior. New York: Springer, 2010.
Ellis, Katie. “Be who you want to be: The philosophy of Faceboo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ustralian Screen Education, July 1, 2010. <http://www.faqs.org/periodicals/201007/2160376431.html>, accessed Noverber 24, 2010.
Wittkower, D. E. Facebook and Philosophy: What's on Your Mind? Chicago: Open Court, 2010.
 
Siibak, A. “Constructing the Self through the Photo selection - Visu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on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Cyber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 3(1), article 1. 2009.
<http://cyberpsychology.eu/view.php?cisloclanku=2009061501&article=1>, accessed November 24, 2010.
Strano, M. M. “User Descrip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Self-Presentation through Facebook Profile Images”. Cyber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 2(2), article 5. 2008.
<http://cyberpsychology.eu/view.php?cisloclanku=2008110402&article=5>, accessed November 24, 2010.

1 Marcia, J. 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51-558.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