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性教育又從何說起?
燭光網絡 40期 (p.14)
近二百名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社工,在連續三個毋須上學的周未大清早,聚首一堂,不是參加甚麼聯誼聚會,只為好好裝備自己,應付青少年性教育工作的挑戰。事實上,處身於這個提倡多元文化、反建制的世代,踏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少都欠缺整全家庭的教養,對甚麼兩性相處技巧一無所知,卻蠢蠢欲試談戀愛的滋味,同時竟又發現「戀愛無分性別」的「潮爆」道理……,這一代年輕人就是這樣長大的!
明光社製作的《性、愛與婚姻──性教育不只是性交教育》教材套於10月底正式面世,為配合教材套的推出,本社由10月中起舉辦了三次講座(共六節),分別探討色情文化、男女大不同、婚前性行為、戀愛與拍拖、婚姻與家庭及同性戀,六個與青少年息息相關的性教育課題。承接上期,今期《燭光網絡》節錄了另三節講座的內容:包括由婚姻及家庭治療師霍玉蓮主講的「戀愛與拍拖」,資深社工及中大社會工作系部份時間講師梁林天慧主講的「婚姻家庭觀」及執業精神料醫生康貴華主講的「同性戀」。
戀愛與拍拖
談到戀愛與拍拖,霍玉蓮慶幸自己不是十多歲的年輕人,否則面對著種種似是而非的價值觀,實也不知如何是好!至於年青一輩的教師,掙扎於角色與職責、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進退維谷,在自身經驗的缺乏與客觀環境的限制下,更是無力招架!
霍玉蓮慨嘆現時教育側重技匠、工匠的訓練,卻忽略了個人的反省。她語重深長地指出,其實嬰兒與母親的相處,直接影響「第一重親密關係」的建立,若孩子未能得到滿足(例如缺乏照顧或成長自破碎家庭),便容易缺乏安全感或對人不信任,需要藉著師長與學生同行,以身作側的感染及啟發學生,透過「第二重修正經驗」來彌補嬰兒期造成的負面影響。
她指出,老師由課堂的授課至課後的言行,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可謂任重而道遠,故應先作個人生命的反省,確立自己的人生觀與愛情觀;要達致一代與一代的生命傳遞,關鍵在於師生關係的建立,動力源自老師對學生未來的想像。
針對現時青少年的戀愛關係,霍玉蓮建議老師可從青少年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家庭的影響、自我質素的提升、人生觀、世界觀等入手,可以透過連串的提問,例如討論被喻為老土的「應否談戀愛」問題時,老師可先以古代「童養媳」習俗挑戰現代拍拖是潮流的現象,繼而跟學生計計數,假設16歲開始拍拖,打算何時結婚?早婚對前途有何影響?遲婚又能否保證「一拖到尾」?頻頻「換畫」又暗示甚麼?引導同學細想自己的將來,考慮清楚才談戀愛,減低對人對己的傷害。
霍玉蓮認為現時的學生大致可分為「無知與未受感染」、「已經中毒」及「已經重創」三大類;對於經常被譏諷為老土、落後的第一類學生而言,師長不妨善用比喻、反省性命題的討論及名人故事等,間接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再與正規課堂學習配合,雙管齊下;此外,她又建議老師創作傳遞健康信息的「順口溜」,抗衡現代「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開放自由的價值觀。至於第二及三類學生,便得靠陪同、建立互信關係,靜候他們醒覺的一天!
相信大家都認同拍拖戀愛是青年人的貼身問題,但婚姻家庭則似乎遠了一點吧!不過,梁林天慧卻有另一番見解,她認為今日青少年的戀愛態度,歸根究底是深受自身家庭的影響;從現今香港家庭狀況說起,離婚數字的?C升(近年有人甚至提倡美滿離婚)、真假單親家庭的出現、不和諧的婚姻關係、對子女過份溺愛等等,又怎能期望這樣長大的下一代,對婚姻家庭作出承擔?
婚姻與家庭
因此,梁林天慧強調男女的結合不只是一紙婚書,按照聖經吩咐,男女結合是「二人成為一體」,即是要放低自己,處處為全新的「合成體」著想,二人以隊工(Team work)形式彼此配搭,是一生一世持守的承諾,毫不簡單。若父母雙方都願意,竭力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無疑是下一代的好榜樣。
她又以在座參加者自身的成長經驗,進一步闡釋上一代教養對下一代的影響:例如以往女孩子都須要做家務、肩負家庭責任,造成這一代女性多會較獨立及倔強,基於對男性的懷疑與不信任,往往會傾向遲婚;相反,傳統家庭對男孩則照顧週到,過份保護甚至溺愛,造成部份男士優柔寡斷的特性。
所以,最重要是正視上一代對自己的影響,多與下一代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供他們參考,亦可鼓勵他們從兩性不同角度考慮問題,例如作父母的不妨在處理某一事情時,建議子女分別向父、母徵詢意見,訓練子女了解不同性別的特質,為將來戀愛關係中兩性的相處作預備。
同性戀
然而,時下的年青人所面對的,又豈止是戀愛與婚姻的抉擇?在鼓吹多元文化,強調「戀愛無分性別」的思潮底下,具爭議性的同性戀問題,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性教育課題,由同性戀的定義到如何處理輔導等,都令老師社工困擾不已。
身為精神科醫生的康貴華首先以其專業角度,清楚界定同性戀者(homosexual)是指一個人顯著的、持續的,被同性在性慾上、外表上和情感上所吸引。從心理發展而言,11至14歲是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的發展期,在這階段的孩子,同性可能是引發性衝動的對象;不過,直至14-20歲才能漸漸確定個人的性傾向,特別就男孩來說,性傾向的發展與男性荷爾蒙(testosterone)關係不大,而性傾向是可以改變的。
接著,康貴華澄清了普遍對同性戀的三種誤解:第一是「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與後天因素無關。康醫生指出目前仍未有真憑實據證明同性戀是天生的,相反卻有不少研究發現後天因素包括童年時與父母關係不和、青少年期同儕的負面影響、不正常的性經驗或性侵犯及社會環境等,對同性戀傾向的影響更大。
其次是「同性戀不能也不應改變」,若勉強改變對心理影響更大,自稱成功改變只是自欺欺人。康醫生指出美國同性戀研究及治療協會(NARTH),以及Dr. Robert Spitzer 於2001年的研究等,都證實有少不成功改變的例子,不過他補充,改變不等於與異性結婚,也有不少過著單身生活的成功個案。
另一個誤解是認為「同性戀者身心健康與常人無異、與愛滋病無關」。康醫生除了以研究數字引證同性戀者與不同的健康問題的關係外,更指出不少同性戀者也較為自卑、容易焦慮、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怕被拒絕及不肯定自己的性別角色等。
最後,康醫生呼籲老師應對懷疑有同性戀傾向的學生,多表達關心與接納,藉此建立關係及了解其成長背景,以便辨別其實際情況,絕不宜大驚小怪。另外亦須加深同學對同性戀的認識,以免他們太早將自己定型,必要時當然要轉介社工或專業輔導。
有關六節講座的精彩內容,筆者難以盡錄,本社已輯錄成六隻電腦光碟(只可以在電腦播放),歡迎有興趣者到本社網頁下載訂講表格:
http://www.truth-light.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