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沒有夢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6/05/2011
專欄:時事木人巷

有調查指兩成本港的年青人沒有夢想,比起澳門、台灣和國內都要低,調查又發現內地、香港及澳門青少年的夢想主要與職業有關,台灣青少年的夢想多數是「闖天下」, 到世界各處遊歷。而低學歷和欠缺經濟基礎是不少香港青年認為難以達成夢想的主因。

香港青年的心態其實就是香港功利主義主導的最佳寫照,而種下這種心態,家長和社會風氣有無可推諉的責任。香港青年的所謂夢想就是有一份好的職業,而好職業的衡量標準又往往與薪酬掛鉤,最好當然是百萬年薪!我們缺乏的就是一些滿懷理想,願意做一些人工雖然較低,但很有意義、可以服侍他人、甚至影響社會的工作,例如志願機構的同工、傳道、記者或議員助理等等,而最反對他們追求夢想的人往往就是父母。

另一方面,香港青年的眼光也比較短淺,一畢業便想投身大機構,甚至盤算如何賺取第一桶金,買樓置業,少了願意到世界各地闖一闖,或者接觸一些自己過往少接觸的領域的好奇和勇氣,太早太現實的人是很難有夢想的,而沒有夢想的人生其實是很可憐的。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要,有夢想不代表脫離現實,而是考慮在我們的生命中將甚麼事放在更優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