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勢堂》非禮事件」的倒影

陸君樂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7/06/2006

 藝人森美小儀主持的商台節目《架勢堂》因舉辦「最想非禮的香港女藝人」網上選舉,引起婦女團體強烈不滿。作為資深傳媒人,森美小儀竟然犯上了如此嚴重錯誤,出了一條引起如此高度不滿反應的題目,其實這情況是十分值得關注和分析,因為他們作的決定或起的題目或多或少反映出時下年輕人的思想指標,若果能夠看透事件背後的前因後果,將會對香港的流行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在關注青少年方面能更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這篇文章將會就三方面探討,分別是「商台的解釋」、「女藝人對此事件的反應」和「還有誰被侮辱?」,希望能拋磚引玉,引發更多朋友作有建設性的分析和建議。

主持人解釋令人難以置信

商台發言人指選舉原意是希望選出「最性感女藝人」,但卻以「好悶」為理由,「想得意一些」,便以「你最想非禮的女藝人」為題。雖然有部分市民對性或一些「性味」甚重的訊息,如圖片、語言或文字都已見怪不怪,但卻不等於可以把「最性感」等同「最想非禮」。比方說,我十分嫉妒城中某一個富豪,難道便等同我最想(或應該)打劫他或綁架他的家人?這個譬諭和邏輯連高小學生也可明白,但商台在設定題目時卻考慮不到這一點,實在令人大惑不解。
 
作為最受青少年追捧及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森美小儀的影響力比家長、老師及社工強大多倍,當他們的節目以一種開玩笑的口吻,將比強姦低一級的性罪行來作選舉主題,可看出提供娛樂資訊的傳媒十分缺乏警覺性和責任感,或缺乏基本是非觀念或法律常識,要不然便是缺乏專業道德操守,但無論那一項,可肯定最少已犯其中一項,而對長期收聽收看其節目的年輕人,若這次事件沒有反對行動和聲音,這個選舉題目帶來的「道德沖淡效應」是十分深遠。

女藝人對事件的反應令人驚訝

事件發生後,傳媒亦相繼訪問了大部分「榜上有名」的女藝人,而大多數回覆的女藝人都是以「玩」或「好搞笑」來回應,當中更有一位女藝人慶幸自己榜上有名,證明自己有吸引力。女藝人亦是人,她們的反應或多或少亦反映出坊間一些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的心態思想,便是不知非禮為何物及對其抱開玩笑和輕視的態度,這情況實在令人憂慮。當然,亦不排除有女藝人以「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方法吸引人注意。
 
從香港刑事法來說,非禮其實是「猥褻侵犯」,例如撫摸別人的下體或胸部,又或強迫他人口交等。不過猥褻行為亦不限於觸摸他人陰部或乳房。如果一個普通的旁觀者認為該行為公然冒犯了通行的道德標準,觸摸被害人身體任何部分都是猥褻。另外,即使是口頭說非禮便已可構成「性騷擾」,觸犯《性別歧視條例》,平機會日後有可能繼續跟進。若果某人對另一個人說:「信唔信我非禮你?」或「我想非禮你」之類的說話但沒有作出非禮行為,亦有可能已犯上「刑事恐嚇」。不知道若果那些女藝人在得悉非禮的定義及例子後還會否覺得這是「玩」或「好搞笑」的選舉呢?
 
當然,我們並不期望所有藝人對法律有深入認識,但最少對所言所行負責任。這次事件其實不獨《架勢堂》失言失行,部分榜上有名女藝人的回應亦反映出其價值觀有問題、性罪行意識鬆懈和法律認識貧乏。而若果女藝人的回應反映出一部分年輕人輕視非禮行為的嚴重性,另一樣令人憂慮的是:我們的司法系統究竟還能否保護青少年?當他們意識不到某些行為是犯法的時候,他們會舉報這些行為嗎?另一方面,肇事者會不會壓根兒不知道自己在犯法呢?

男性亦被侮辱

這數天共十多個團體共同譴責商業電台這個選舉,認為這是一個踐踏和侮辱女性的言論。但有沒有人想過這選舉其實亦在侮辱男性的人格和智慧呢?據述,森美嫌「最性感女藝人」太悶才改為「最想非禮的女藝人」。若果真如森美所言,便反證出這個選舉的前設是:「認為最性感= 最想親近/性幻想(筆者假設) = 最想非禮」,要不然森美的解說便說不過去。
 
其實「性幻想」與「想非禮」之間最大的分野是後者的本質已越過了多元社會的道德底線,而基本上任何成熟人士都不會採取這種方法去親近覺得最性感的藝人,不過森美的前設卻逆這常理而行。雖然可預測應該不會有年輕人因商台是次節目而去非禮女藝人,但《架勢堂》卻作出如此反智的前設,所以「最想非禮的香港女藝人」這條題是看扁了節目參與者的自控能力和侮辱了大部分男性的人格,因為它贊同了只要覺得她性感,便可希望採用非法的行為去達到目的。

倒影和建議

其實這次事件反映出香港社會,特別是走在朝流尖端的一群年青人,在很多有關性倫理和兩性關係的議題上較不嚴肅和認識不深入,要不然商業電台是不會冒險出這條題來吸引更多人參與這個選舉。其實商台的決定就如踩鋼線,若是無驚無險地順利完成,將博取到很多掌聲(支持),不過現實中商台卻在中途失手,踩在一條踩不得的鋼線– 性罪行之一的非禮。而若果此例一開,難保日後不會有「我最想殺死的政客」、「我最想綁架的富豪」、「我最想強姦的模特兒」等等的選舉,而他們亦會繼續搬出這次「我最想非禮的女藝人」的程式來解釋設題背後的動機。屆時在長期耳濡目染下,青少年所受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其實面對這些問題的應對方法亦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建議,但從來簡單的方案不等於容易執行,而且更需要多方面同時執行。這些建議包括:強化兩性互相尊重的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倫理意識和判斷力及在學校課程加入基本的法律科等,令大眾無論在法律或情理上都更加全面、成熟和健康。另一方面,傳媒自身亦敬請自律,不要每次都要社會坊間發出怒吼才懂「收手」,而政府有關的部門亦需經常檢討其機制有沒有漏洞,避免亡羊補牢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