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生育與再教育
今年頭十個月,本港有超過1,100對夫婦嘗試以人工授孕(試管嬰兒)的方法生兒育女,但有七成人願望落空,而透過丈夫精子授孕的成功機會更低至一成二。諷刺的是香港近年墮胎率卻超過三成,每年數以萬計,成為已發展地區之冠!
香港人結婚年齡愈來愈遲,就算女方年過三十亦十分平常,婚後要彼此適應,再加上正值事業上拼搏的黃金時間,以及考慮要儲錢買「高不可攀」的私人樓宇,於是有不少人索性不生兒育女,或是將生育大計一拖再拖,但現實卻是年紀愈大,懷孕機會愈低,最後要求助成功機會仍然不大的人工授孕!
筆者認為人工授孕和避孕一樣,都是以人為的方法嘗試計畫生育,只要大家接受「人算不如天算」,又沒有使用夫婦以外的精子或卵子,在基督教倫理可以接受,但更值得思想的是背後反映的價值觀,就是很多基督徒都太過被社會現實所影響,也許需要再教育!
若果我們相信婚姻和子女是上帝給予世人的祝福,兩個明明已清楚認定對方是終身伴侶的基督徒,實在沒有必要為了追求一個豪華的婚禮;昂貴的蜜月旅程和自己名下的物業而將婚期不斷押後。其實拍拖三至五年,雙方應已有充分了解,若拖至十年八載、甚或更久才結婚,除了將自己放在愈來愈強的情慾引誘外,亦更容易錯過了生育的黃金年齡。兩口子逐步去建立自己的家,由租樓到買樓;在事業奮鬥中互相扶持,其實也是一件美事,為甚麼一定要升了職、買了樓才可以結婚?
傳道書三章一節指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除了生有時、死有時之外,大家應該知道生育有時,節育也有時,很多事當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就會一去不返!而做高齡父母的其他缺點包括代溝會愈來愈大,更實在的是已經四五十歲的父母,和只有幾歲的兒女玩起來也會吃力,騎單車、踢足球、上山下海、以至只玩捉迷藏,現時很多父母都逐漸只能成為旁觀者,而不能與子女「同甘共苦」,失了不少製造美好童年回憶的機會!「仔要趁嫩生」其實蘊含了不少人生的智慧。
最後,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有比其他人更廣闊的國度觀念,無論是遲婚、體質弱、壓力大或任何原因導致不育,亦毋須一定堅持嘗試成功率甚低的人工授孕,令自己長期患得患失。何不考慮領養,將自己的愛投放於一些有需要的孩子身上,他們也是天父的兒女,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產業,若果更多人願意領養,而更多領養的父母願意和其他人分享他們的故事,說不定可以鼓勵更多徘徊在墮胎邊緣的母親,願意考慮將嬰兒生下來,交予他人領養,從而減少令人傷感的墮胎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