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沉溺——工作狂也是成癮行為嗎?

── 2010年「若沉遇溺」研討會
李耀全   |   牧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教牧事工部 副主任
15/10/2010

摘要

《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2010》發現:基督徒受訪者雖然在深度工作沉溺(5-6分)只有5%,但工作沉溺(3-4分)有30%,而潛在工作沉溺(1-2分)更有61%,足見本港基督徒有潛在的工作成癮問題。本文嘗試分析不同工作沉溺的成因、問題,以及從工作狂互助會(Workaholics Anonymous)的十二步互助方式,以及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Soul C.A.R.E.S.),討論如何解決工作成癮問題。

引言

辛勤工作在傳統上被視為美德。「勤力搏殺」不只是成功的要素,很多時更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工作態度。可是,若將「工作」無窮放大,除了使生活失衡,顧此失彼,更會演變成「工作沉溺」等問題。可是,在華人社會,有關工作成癮和工作沉溺問題的研究還在初部階段,社會對這方面的問題和影響也認知不足。

工作沉溺方面的研究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2010》[1]有五個沉溺向度的調查,包括網絡、購物、投資、工作與性的沉溺行為。在工作沉溺方面的研究是按學者Mudrack和Naughton的研究與工作沉溺分數計算。[2]工作沉溺分數(0至6分)是評估以下六種工作行為,包括:
 
1.      在休息時間不工作也會產生罪疚感;
2.      在休假的日子,我仍希望處理工作的事務;
3.     當知道須要停止工作數天,我立刻會感到憂慮、心神不安或煩燥;
4.      因為憂心工作的事,影響睡眠質素或人際關係;
5.      當別人勸止或打擾了自己的工作,會感到煩躁、甚至憤怒;
6.      曾向家人、朋友說謊以隱瞞自己的工作時數過長。
 
從這調查結果來看,基督徒受訪者與工作沉溺關係雖然在深度工作沉溺(5-6分)只有5%,但工作沉溺(3-4分)有30%,而潛在工作沉溺(1-2分)更有61%。故此我們對香港基督徒工作沉溺的現況不可掉以輕心。

工作成癮定義和定位

當我們討論工作沉溺的現況時,我們先要問——工作狂也是成癮行為嗎?「工作狂」一詞來自英文“Workaholism”(Ergomania),是一個混成詞(Portmanteau),由“Work”和“Alcoholism”混合而成,把工作狂看為「酗酒」(病態酒徒)的類比,即看工作狂為成癮(Addiction)行為。其實「工作狂」一詞相信最早是來自基督徒心理學家 Dr. Wayne Oates。[3]目前按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內文革新版(DSM-IV-TR),「酗酒」(病態酒徒)被專業精神科醫生定為成癮(Addiction)行為,屬於物質關聯,包括物質(Substance)、依賴(Dependence)、濫用(Abuse)、中毒(Intoxication)及戒斷(Withdrawal),而酒精成癮便是酒精關聯疾患。
 
若「工作狂」要被視為「工作成癮」的類比,它便要有酒精成癮的特性,否則便不能嚴格地被視為精神病。憑我們的經驗來說,「工作狂」亦有類似依賴、濫用、中毒及戒斷的特徵,雖然它並沒有列入精神病的分類(DSM-IV)。但近年有不少科學研究發現快樂感、回報過程、成癮行為與其對健康的影響都與腦部神經的生理有關,故此不同的「沉溺」在腦部神經的生理都有共同的進程與模式。[4]
 
我們可以為工作成癮的現象從兩個相連的要素作出定義和定位。首先它有過分工作(Work Excessively)的傾向,並且是以强迫性姿態進行,而兩者都同時出現才會導致破壞性的行和身體受損害。其實適量的工作熱誠可以是正面的投入。學者(Schaufeli, Bakker, van der Heijden, and Prins)亦指出超時及盡力工作本身不一定等同工作狂,因超時工作可能是基於經濟問題、社會壓力、家庭失調或其他原因,並不反映出沉溺强迫性的動機。[5]

你是一個「工作狂」病患者嗎? [6]

 作者Myers認為一個勤奮工作者與一個「工作狂」病患者乃一線之隔,而按心理專家而言,以下「工作狂」的病癥便指向成癮。除了在工餘有焦慮及抑鬱症狀,診斷「工作狂」徵兆所要問的六個問題是:
 
1.   你是否願意為自己的工作做任何事情,甚至忽略你生命中其他重要範疇?
2.   你是否為追求自己的工作而忽略健康?
3.   你所愛的人是否常常埋怨你的工作太多?
4.   你和家人與朋友的關係是否因你的工作的習慣受損?
5.   你是否比你的同輩(同事)工作時間更長更多?
6.   如你不能像現在這樣工作,你是否會情緒低落?
 
以上的診斷提問出自心理學作家Kathleen Nickerson。[7]它的重點與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工作沉溺方面的研究(Mudrack和Naughton)所用的工作沉溺觀念相似。Nickerson指出工作成癮是成癮行為中最難確診的,因為我們的社會往往獎勵工作狂的人,他們被讚賞為委身於工作勤奮不懈的人。但若工作行為到極端或是由其他情緒需要所主導追迫,這行為便該被視為沉溺行為。不少工作狂的人是為追逐刺激,亦有些工作狂的人是為逃避問題。

工作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有「工作狂」的人會承受嚴重的工作壓力,而這些壓力往往導致其他身體及精神的病患,例如精神病中的強迫症(OCD)和強迫症性格等。另有美國心理學家Dr. Kathryn A. Cunningham[8]指出為何有工作成癮的人需要及時接受心理輔導,因為工作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她說:「它潛伏的健康危機包括與壓力有關的疾病如腸胃病、胃潰瘍、心血管疾病和睡眠失調等。它亦會導致失去重要的關係、焦慮症,甚至抑鬱症和自殺行為。」[9]
 
美國「工作狂」研究專家魯賓遜教授(Dr. Bryan E. Robinson)[10]認為工作狂肯定是成癮行為,認為它是一種强迫症(An Obsessive – Compulsive Disorder),而它與勤奮工作不一樣。他研究發現工作狂有兩個向度:(1)工作開始(Work Initiation),(2)工作完成(Work Completion)。故此工作狂的人首先有兩類:(1)「慢吞吞型」(Savoring Workaholics)——低「工作開始」和低「工作完成」,(2)「注意力缺乏型」(Attention – Deficit Workaholics)——高「工作開始」和低「工作完成」。Robinson的結論是這兩型工作狂都與「拖延」(Procrastination)有關。另還有兩類工作狂的人:(3)「暴飲暴食型」(Bulimic Workaholics)和(4)「不斷追逐型」(Relentless Workaholics),[11]而這兩類都是高「工作完成」。由此可見工作狂有不同的類型,因它出自多種的原因和不同性格的人。

工作狂互助會(Workaholics Anonymous)[12]

其實魯賓遜教授也曾是個工作狂的人。他以前會把工作藏在假期裡做,就像酒鬼把酒瓶藏起來一樣。工作狂的人除了工作以外沒有其他生活,魯賓遜說:「他們很難與人溝通,對人沒有感情。他們覺得工作比其他事情容易得多。他們在工作時才具有安全感,而到了社會生活中,他們是一片空白。」他又接著說:「對很多工作狂而言,工作可以緩解他們的焦慮,而當他不工作的時候,焦慮的情緒就會氾濫開來。」他表示,在他和家人去海邊玩的時候,他過去經常假裝休息——但實際上卻悄悄在幹活兒。」「工作讓我平靜下來,就像是酒精可以讓酒鬼平靜下來一樣。」1983年,當他的另一半棄他而去的時候,他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他通過治療並加入工作狂互助會(Workaholics Anonymous)來尋求幫助。[13]
 
工作狂互助會是繼Alcoholics Anonymous之後建立的組織,其目的是幫助成員停止強迫性工作,活動包括經常聚會,規劃娛樂與放鬆時間,以及設法讓成員試著一次只做一件事。魯賓遜教授提到,大部份的工作狂都否認自己是工作狂。「聽聽朋友與家庭成員對你工作習慣的看法,檢視一下相關的線索:你除了工作之外,還會做其他的事情嗎?例如業餘嗜好、興趣或者親密關係?你的個人關係是否有問題?」[14]

工作狂互助會的「十二步」[15]

工作狂互助會將嗜酒成癮者Alcoholics Anonymous (AA)的十二步互助方式應用在工作狂身上,提供了一個重塑過程,建立一個以價值為基礎的體系。十二步如下:
 
1.      我們承認面對工作狂,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難     以控制;
2.      相信比我們強大的力量會幫助我們恢復成為精神健全的人;
3.      決定將我們的希望和生活寄託於上帝(按我們對上帝的認識);
4.      尋找,勇敢地檢視我們自己的道德觀;
5.      向上帝、向我們自己和向其他人承認我們錯誤的性質;
6.      準備好讓上帝除掉我們性格中的一切弱點;
7.      請求上帝除掉我們的缺點;
8.      列出曾經受到我們傷害的人的姓名,自覺向每一個人承認錯誤;
9.      在不傷害他們的前提下,盡可能向曾經受到我們傷害的人作修補;
10.   不斷地檢討自己,做錯了時便快快認錯;
11.   通過祈禱和默想,增強我們與上帝(按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意識上的接觸,祈求認識上帝的旨意,並祈求實踐上帝旨意的能力;
12.   在實行這些步驟並獲得思想上的覺醒後,設法將這一資訊傳達給其他工作狂的人,並在一切日常事務中貫徹這些原則。

工作狂互助會戒癮模式的原則與康復的工具

工作狂互助會戒癮模式的原則乃培養「節制 」(Abstinence)。工作狂互助會給「節制」的定義是指戒斷一切强迫性(Compulsive)的工作、活動或憂慮。對不少工作狂的人,「節制」不只是從實際强迫性的工作得到解脫,也是指一個心態的改變,是向一個比我們自己更大的力量/上帝之投降順服(Surrendering)所得的結果。「節制」不只是從强迫性工作得到自由,更是從强迫性的思想和憂慮得到自由。我們每人可按個人的需要與抉擇自由決定我們「節制」的方法。
 
工作狂互助會康復的工具[16]看來不過是老生常談,但要恆心實踐成效卻是談何容易。這些康復的工具是一連串的行動,包括:積極聆聽(Listening)、優先次序(Prioritizing)、代替刪除(Substituting)、縮減約會(Underscheduling)、休閒活動(Playing)、單一專注(Concentrating)、放慢步伐(Pacing)、放鬆自己(Relaxing)和接受結果 (Accepting)。
 
工作狂互助會强調休息的禮物,包括:身體與思想的更新(Renewal)、經歷我們的存有(Being)、放慢步伐(Slowing)、與別人聯繫(Integrating)、聆聽上主的引導(Guidance)、暫時抽離獲得新視野(Perspective)、用時間空間慢慢享受(Savor)、留意自己不至在自我與自主上倒退(Relapse)、若病倒了,讓自己身體醫治自己(Heal),與生命的節奏合作同步(Rhythm)。

從《聖經》看工作狂的康復

明顯像嗜酒成癮者一樣,工作狂互助會背後的理念是出自基督教的信念與精神,但刻意把它「去基督教化」,使它適用於不同背景「工作狂」的人。我們可以回到《聖經》重尋工作與安息的意義。[17]
 
簡而言之,《聖經》十誡中的第五誡說明——「因為耶和華在六日之內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就歇息了;所以耶和華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出二十11,《新譯本》)對基督徒來說,生活作息制度有「工作——歇息」的節奏循環節律,是創造主以身作則立下的安息日節律(Sabbath Rhyme)。耶和華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先知以賽亞告訴我們:「因為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這樣說:『你們得救在於悔改和安息,你們得力在於平靜和信靠。』」(賽三十15,《新譯本》)。
 
《聖經》最典型因工作(事奉)到耗盡而後來需要更新的人物乃先知以利亞(王上十九)。信心十足的以利亞與巴力的先知比拼後精力耗盡,在一個恐嚇之下竟然成為逃兵,獨自一人向神求死。他的行為表現與一個工作至耗盡而陷入了抑鬱症的人相似,進入了極大的無助、無能和無望的狀態。可能在以利亞的心裡是想神再伸出大能的手來拯救他,但其實他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外在的,乃是內在的,包括他的自卑、自大、自憐、自嘆不如、自怨自艾等。故此神讓以利亞見證大風、地震和大火的威力,但耶和華不在其中,卻等到火後用「低微柔和的聲音」再向他說話,雖然他依然聽不出神的心意。神用「低微柔和的聲音」意味着願我們安靜下來,學習「得力在於平靜和信靠」。我們愈忙便愈須要安靜等候神加能賜力,神的應許是「但那些仰望耶和華的人,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像鷹一樣展翅上騰;他們奔跑,也不困倦,他們行走,也不疲乏。」(賽四十31,《新譯本》)我們亦看到神派祂的使者恢復以利亞的體力(王上十九5-8),又改變他一些錯誤的思想與心理(王上十九18),並且吩咐他找人分擔他工作的擔子(王上十九16,21)。

從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18]看工作狂

從「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看工作狂乃採取「全人關懷」的立場看人在工作上的問題,關心是整全的人與他的健康與成長,並作出全面的輔導與牧養。主耶穌的成長也是這樣——「耶穌的智慧(智、知)和身量(體),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靈、群)都一齊增長。」(路二52,《和合本》)。
 
靈修神學家魏樂德(Dallas Willard),就在他一著作《心靈的重塑》(Renovation of the Heart)中指出,「靈性就是我們的生命」,[19]並且指出「基督徒的靈命塑造,基本上指的是在聖靈催策之下,形塑人的內心世界、使它變成像基督內心樣式的過程。」[20]魏氏認為生命有六個基本面向,包括:思想、感覺、選擇、身體、社交情境和靈魂(這個元素結合了上述成分,組成一個生命),並且認為「在基督裡的靈命塑造,是達致這理想終端的過程,最終使人能全心、全靈、全思、全力愛神,並且愛人如己。」[21]
 
這些概念確實與筆者的「屬靈操練與生命關懷」的概念不謀而合。[22]筆者的「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就是把人整全地看為一個屬靈人,包括他/她身體、情緒與性情、認知行為、人際關係與家庭、意志與靈性。我們關心到工作者的身體健康、情緒與性情的變化、他/她因工作狂對人際關係與家庭之影響、和他/她的意志力和靈性的需要。

從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23]看工作狂的輔導

從輔導工作狂的人來看,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始於以基督為中心的心靈關懷(Christ-centredCaring),以基督的榜樣和心腸作輔導與牧養的核心,可以運用不同的心理治療模式,包括當事人中心的治療和完形治療法與其不同的技巧,先使工作狂的人得「安心」(Comforted Spirit)。主耶穌豈不是已告訴我們:「我心裡柔和謙卑, 你們應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你們就必得著心靈的安息;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29,30,《新譯本》)。
 
第二個核心或進階乃作準確、全面的心靈評估(Accurate Assessment),作出更客觀的心理及心靈健康評估,亦需按《聖經》的準則,作出全人靈命健康的評估,使工作狂的人得到「知心」(Assessible Spirit)的關係與經驗。正如大衛向神的禱告:「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詩一三九23,《新譯本》)。
 
第三是心靈重整與關係重建(Reconciliation and Restoration),以復和神學為基礎,又運用不同的心理輔導模式,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法、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及各種家庭治療法與其不同的技巧,使工作狂的人得到「寬心」(Reconciled Spirit)之道,與神、人、己都復和。正如保羅所說:「如果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經過去,你看,都變成新的了。這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着基督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並且把這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五17,18,《新譯本》)。
 
第四個核心或進階乃靈命成長與關係進深(Enrichment and Edification),加强和穩固復和的結果,使工作狂的人得到「强心」(Empowered/Enriched Spirit),靈命不斷成長,關係進深包括堅固友誼與家庭/婚姻的關係。正如彼得所言:「……有了信心,又要增添美德;有了美德,又要增添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增添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增添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增添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增添弟兄的愛;有了弟兄的愛,又要增添神聖的愛。」(彼後一5-7,《新譯本》)
 
最後的核心乃屬靈導引與屬靈塑造(Spiritual Direction and Spiritual Formation),焦點轉移到維繫靈命健康的生命與品格,是心靈輔導與牧養最終的目標,使工作狂的人得到「修心」(Serene Spirit)的生命,能把主權交給上帝(屬靈導引的目標)。正如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向父神的禱告一樣:「……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太二十六39,《新譯本》)詩人如此說:「你們要住手(休息,be still),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10,《新譯本》) 屬靈導引可以幫助案主在寧靜的禱告中,學習順服的功課,從內而外改變他自己的生命,並且往後實踐「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太六33《新譯本》)的生活。工作狂的人再不以自我中心,乃以神中心。

結語

工作,本身並不是罪惡的化身。如果我們能小心地看待工作,並與生活中的其他重要組成部份,例如於家人的溝通,餘遐活動、教會生活等取得平衡,我們方會有豐盛而健康的生活。工作沉溺是慢性的,也是不容易發現的。可是,這並不代表工作沉溺是「無藥可救」的:通過如工作狂互助會、十二步,以及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等模式,透過牧養、輔導和互助,我們可以慢慢地調息平衡的生活模式,改善工作沉溺的情況。


[1]詳見《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2010》。
[2]P. E. Mudrack and T. J. Naughton, “The Assessment of Workaholism as Behavioral Tendencies: Scal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mpirical Tes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Vol. 8, No.2, (April 2001): 93-111.
[3]Wayne E. Oates, Confessions of a Workaholic (Washington: World, 1971).
[4]Shaffer, et. al. “Toward a Syndrome Model of Addiction: Multiple Expressions, Common Etiology,” Harv Rev Psychiatry, 12, (2004):367-374.
[5]W. B. Schaufeli, A. B. Bakker, F. M.van der Heijden, & J. T. Prins, “Workaholism among medical residents: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excessively and compulsively that cou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16, (2009): 249-272.
[7]美國FeelBetterNetwork.com創辦人。
[8]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Addiction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in Galveston, Texas.
[9]引用自Wyatt Myers, “Are You a Workaholic?” http://www.everydayhealth.com/addiction/are-you-a-workaholic.aspx
[10]BryanE. Robinson, Chained to the Desk: A Guidebook for Workaholics, Their Partners and Children, and the Clinicians Who Treat Th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1).魯賓遜(Bryan Robinson)是北卡羅萊那大學的一名心理醫生和顧問、特殊教育及兒童發展學的教授。
[11]Robinson, Chained to the Desk, 62.
[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ea715010009q4.html.原文經許可摘自World Business雜誌2006 年7 月10日期,該雜誌是Haymarket BusinessPublications Ltd. 旗下刊物。World Business 2006登記版權。趙建偉譯。
[14]http://www.24Drs.com/webmd/chinese_t.asp?who=1728.57274.Workaholics Anonymous, World Service Organization, 郵政信箱:289, Menlo Park, CA。
[17]參楊世禮︰《為誰辛苦為誰忙—基督徒工作觀的探討》(香港:宣道,2004)。
[18]李耀全主編:《心靈關懷聖經-新譯本》(香港:環球聖經公會,2010),頁xxxviii-xlix。
[19]魏樂德著,譚晴譯:《心靈的重塑》(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6),頁9。
[20]同上,頁16。
[21]同上,頁28。
[22]參李耀全:《屬靈操練與生命關懷》第五版(香港:明風出版,2009),作者序言。
[23]李耀全主編:《心靈關懷聖經-新譯本》(香港:環球聖經公會,2010),頁xxxviii-x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