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向賭博說不

18/06/2006

四年一度世界盃終於開鑼了,舉世矚目的六十四場球賽,必然令港人熱血沸騰,全港不少食肆生意興旺,酒吧亦擠得水洩不通,更有大型商場推出廿四小時全天候播放賽事的噱頭,只要購買消費達標,即可享受最佳座位觀賞球賽,甚至連沐浴、牙膏牙刷、睡袋等服務皆有提供,十分周到,世界盃的魔力,誰可抗拒?

 但令港人擔憂的,非賭波或賭博行為莫屬,據青年協會早前向年齡十五至三十四歲的青年人作出之調查,發現逾三成青少年表示會參與賭波行動,其中小學生表露有興趣者較中學生多兩個百分率,可見賭波合法化後之喧染,直接衝擊少年人的思想與行為,他們一則年少無知、好奇,在成人高談闊論賭波話題下,更趨之若鶩,加上贏錢的引誘,難怪未成年之青少年,闖關進入投注站者,大不乏人。
 
因此,身為父母者須特別關注青少年人受賭波風氣的感染,更要小心網上賭風之大行其道。我們須要抽時間陪伴兒女一起觀賞賽事之餘,另一方面則向他們分析及討論賭波的害處,提醒他們切勿隨波逐流。相反,更要推行一些健康的標語,如:「睇波不賭波」、「睇波踢波不賭波」、「睇波唔賭波、生活樂趣多」。

相信是人性的軟弱,縱然有不少成功戒賭過來人現身說法,如:「小賭怡情、大賭喪命」、「輸錢皆因贏錢起」、「哪有賭仔買屋買田,只有賭仔賣屋賣田」、「賭博害人一生一世」等警剔說話,但始終聽後當「耳邊風」,只有盲目跟風賭博,起初不少人抱著小賭或娛樂心態,誰知賭博心癮卻不知不覺間染上了,開始感到不賭不快,一睜開眼就想著要賭博,愈賭愈大、直至完全輸光為止,更有人不惜借高利貸繼續博殺一番,最後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像早前在青馬大橋跳海自殺的魚商,即為明顯例子。

由於筆者乃警察團契的團牧,對日前一位警務人員因賭博而債台高築,以死威逼自己在銀行工作的妻子,一起犯案,盜取別人戶口的存款愈千萬元,終於被人告發而夫婦兩人瑯璫入獄,即時成為階下囚,一人因賭博付上的代價,極度沈重!另數年前,一位被稱「馬經專家」的高級督察,駐守大圍警署,後來被人緝捕歸案,乃因他竟是元朗警署警崗搶槍事件的犯案人,在破案的當天,前任警務處長直斥是「警隊之恥」。可見賭博帶來之禍害、後患無窮!

因此,筆者呼籲全港教會及機構,全力以赴地參與抗賭活動(不論是自辦的或其他單位主辦的),一起宣傳及推動全面抗賭行動、齊向賭波及賭博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