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監管的迷思
花園街的火災後,不少傳媒「揭發」花園街這些牌檔的不同問題,消防、保險、水電設備,甚至走火通道等,傳媒通常會邀請一堆專家、學者討論他們所「揭發」的問題,以及邀請這些專家提出「改善」的方法,以求在事件中獲取教訓,不要令事件重演。
這可說是處理新聞的一條「公式」,但問題是:這條公式是否永遠都對?這公式的前設是:每件事都有原因,要找出「死因」,之後處理。這種傳媒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處理方式,往往造成日後很多不必要的條文限制,反而增加小巿民營商的難度,有時過分的執覑更令社會變得全無彈性。 就以現時所聽到的幾個「問題」和「建議」為例。執筆時,傳媒主要針對兩大問題:第一是消防不足,因每個攤檔相隔太近,導致火勢非常容易蔓延。可是,緊密正正就是這些牌檔的特點,將每個牌檔強行分隔,明顯會影響整體景觀;第二是保險的問題,現時固定小販大部分都沒有買保險,但除非能集體議價,否則買保險對他們小商販來說,只會百上加斤,甚至剝奪了其生存空間。 香港的牌檔是以前的墟巿文化的一部分,經過這幾十年的演變,要拆的拆,要封的封,現在剩餘的已經七零八落,幾近是「文化遺產」,不少牌檔更因為不同的政策,被指定售賣某些貨物、限制擺攤的面積等,以前的地攤文化、當中的生活模式,巿民/客人和小店東的關係,已經愈來愈少。 我們最擔心的是,政府往往乘覑這些「意外」作為藉口,一次又一次引入新的指引、要求,美其名將牌檔規範化,實際上變相將這些牌檔「逼到牆角」。現在報紙檔的文化慢慢消失,城巿的景觀漸漸的改變,小店舖的消失,正代表著草根商人的沒落,令小商家的營商環境愈加困難。 牌檔,是城巿景觀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吸引人的不單是多樣化的商品、人情味濃厚的巿集,而是每天的日常生活。相比起只有冰凍的冷氣和永遠都是說樣版話的售貨員,他們做甚麼,都不能複製巿集文化最重要的元素,這元素,叫做「情」。 但願各界在思考「管理」牌檔時,多留一份情,也讓這個城巿多點人味,多點彈性,多點自由的生氣。當然,牌檔本身亦應自律,減低對附近居民和過路人士的影響,否則當政府決定要增加更多條文限制時,恐怕未能爭取市民大眾的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