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
燭光網絡 49期 (p.8)
正如余達心牧師在明光社九週年聚會開始時指出,「基督徒在任何社會都是異類,被邊緣化是必然的;但是基督徒不可能對這個世界沒有話說。」對這點,我是完全同意的。問題是,基督信仰的群體往往是在教會或自己人中就說得天下無敵,而在整體社會中要發揮實際功用時就往往顯得有心無力。因此我的看法是,與其又再「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不如討論一下如何解決基督信仰群體這種「眼高手低」的困局。
其實嚴格來說,以「眼高手低」來形容基督信仰群體在社會中實踐基督教倫理並不準確,較為可接受的應是「講人自講」。對於此點,剛才關啟文教授夫子自道的「道德佬、道德法西斯、道德恐怖主義、香港塔利班等銜頭」,已經把其中的無奈說得一清二楚。眾所周知,基督信仰的倫理道德陳論已逐漸倫為社會的「背景噪音」、甚至電視劇中的「笑位」。市民大眾對我們的倫理信息一來不了解,二來不理會,儘管我們在教會和神學院中講得陳詞逼切,在社會中所得的反應卻是愈來愈冷淡。
無可否認,基督教的倫理觀念源於聖經、源於二千多年來教會的傳統。而作為上主在地上的見証人,基督徒對社會倫理是責無旁貸的,問題是基督教倫理今天在香港的社會中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不但只極為有限,而且更是日益被邊沿化、矮化,甚至被醜化。
在回應這種情況時,不少基督教領袖認為這是由於道德倫理的信息本身就比那些潮流文化的信息沉悶,因此被人忽視是免不了的,這種態度在心理上可用未打先投降來形容,有些甚至有「先知免不了被人藐視」的心態,在表達信息上採取了更為偏執的手法,結果令社會大眾更為忽視基督教的倫理立場。顯然地,我們若繼續這種溝通上的惡性循環,基督教倫理對社會和信徒的影響只會愈來愈少,而我們的失望就愈來愈大。
目標、信息、時機、渠道
在傳訊技巧上,我們要講求四大方面的配合才可以事半功倍,產生理想的效果,這四方面是:目標、信息、時機、渠道。
首先是目標。教會希望基督教的倫理能夠有力地影響信徒和社會,這是眾所周知的。但這只能說是一個大方向,值得問的問題是,具體而言,我們打算在甚麼方面產生影響?原因是甚麼?我們的影響要有多大?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基督教倫理要影響信徒和社會」這個命題要訂下清楚的具體定義和目標,否則根本無從知道和量度進展。
接著是信息。在倫理這個議題上,我們最主要想告訴這個世界甚麼?聖經有很多信息要世人知道,我們應該如何選取呢?缺乏針對性和適切性的倫理信息是難以吸引人和令人接受的,而在當前人類道德倫理正趨向全面崩毀、教會被標簽為「老套道德人士集中營」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如何選取和建構信息呢?這是涉及時機的問題了。
時機不是人能夠控制的因素,但卻一定要善於運用。在現實社會中,利用時機的例子可謂數不勝數,在世界杯決賽周推銷啤酒、杯麵、電視;在夏季時推銷空調;聖靈透過使徒在五旬節那天展開新約教會的工作;甚至新聞編輯在新聞淡靜的日子刊登較靜態但富思想性的文章等,都是運用時機的例子。
最後就是渠道。教會聚會是基督信仰群體最常用的宣講渠道,在教義的傳遞而言,教會聚會能夠有效而準確地向信徒說明教會的立場和其中的道理。但反過來說,在教會聚會中,信徒都是被動而單向地接收信息,因此教會的宣講能否有力地影響信徒,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更嚴重的是,教會聚會的宣講根本無法影響教會外非信徒的群體,形成教會領袖「講人自講」的無奈情境。但事實上,今天社會的溝通渠道和方式可謂五八門、日新月異,我們應該集思廣益,構想新的路徑。
要清楚解說真正有效的目標、信息、時機,和渠道並不是這篇回應短文所能處理的,但也許早前「巴士阿叔」事件可給予我們一些啟發。
在「巴士阿叔」事件中,拍攝那段短片的人有一個目標,就是一旦「阿叔」被人報警,能夠就有關事件向法庭提供記錄和証據,也就是說,在有需要時就可向有關當局(溝通的首要對象)傳遞清楚的信息,以助其調查和判斷。我們當然可以研究為甚麼會是這個目標而不是其他目標(例如當場阻止事情繼續發生、打電話報警、告訴巴士司機等),但按當時的現場氣氛和可能的發展來說,這個目標既行得通而且有實際功用。值得留意的是,這個目標是有具體內容和受眾的,而亦因此帶出其後的攝錄行動。
在信息上,「巴士阿叔」的攝錄者在當時未必有一個整全的主信息,但其攝錄的內容已隱含一個清楚的故事,就是這裏發生了一件眾人皆難以接受的事,而雖然攝錄者並沒有加上任何道德判斷,但相信絕大部份看過此段錄影的人均會不同意「巴士阿叔」的行為,從溝通的角度而言,此舉已產生了預期的效果。
在時機上,我的反省是,若我們在平日沒有甚麼事故發生,而眾人皆忙著生活時,忽然有個廣告叫人在巴士上要有公德、要尊重別人,可能根本在電視播放多次均不能引起大眾的共鳴和注意。在這件事中,時機在於「真」這個字。人們受到吸引,是由於「真」,這是件「真」有戲劇性的「真」事,結果人人想看,人人討論,而效果是驚人的。由此可見,只要時機合宜,最「說教」的信息也會吸引人去留意,去研究。
在「巴士阿叔」事件中,有關人士採取了把錄影檔案上載到互聯網,結果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極大的迴響,甚至引起了一番再創作的風潮。試想,一件發生在巴士上一件失儀事件,最後竟然引來那麼多的討論和反省,而傳播信息的成本是接近零!一個突破性的渠道,加上適當的時機,結果令一個這麼平凡的信息深入民心,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不少基督徒己經對宣講基督的道德和價值觀失去信心,以至日益偏執,結果進一步予人不切實際的印象。但其實基督教倫理對社會和信徒均極為重要,我認為若我們能在目標、信息、時機、渠道四方面下功夫,是重拾影響力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