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繫﹒好弱勢系列

如何與精神病和情緒病患者及家屬同行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25/03/2011

根據醫管局的統計,2008 / 09年度接受精神科治療人數約為154,625人。[1]此外,近五年精神科新症數字均達26,000 人,而過去五年求診人次則躍升12% 至650,000 人次,這表示本港的精神病患者一直持續上升。[2]作為病患者的教牧或親朋,要如何支持病患者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1月12日的晚上,資深精神科醫生康貴華,在這方面便給了我們很大的啟迪。

何謂精神病

從狹義的定義來看,精神病也就是思覺失調(EarlyPsychosis),是一系列對認知、感官、情緒狀態紊亂的統稱,通常在青少年及成年早期發病,主要症狀包括幻覺和妄想,如不及早醫治,有可能發展成精神分裂症、雙相、兩極情緒病(BipolarMoodDisorders)或其他重性精神病。兩極情緒的病患者情緒很易波動,一時非常纏擾人,一時又喜歡把人推開;一時異常興奮,一時又異常抑鬱。香港人所熟悉的有躁狂型(Manic,Hypomanic Episode)、抑鬱型(Depressive Episode),另外還有混合型(Mixed Episode)及循環型(Cyclothymic)。

誤解與建議

由於精神病患者的情緒難以捉摸,很多人都感到束手無策,或對病患者產生很多誤解,甚至敬而遠之。事實上,同行者的看法,會影響他們對病患者的態度及相處方式。康醫生指出,愈來愈多研究報告顯示,惟有我們對精神病有更多認識,才能避免對病患者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及歧視態度,有效幫助他們,以及預防此病復發。康醫生在此次對談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幫助我們打破六個一般人對病患者最常見的誤解,也建議了很多實際可行的方法。
 
首先,康醫生指出一般人認為精神病無法醫治是不對的,雖然此病的醫治期較長,但只要患者不隨便私自減藥或停藥,如其他生理病一樣,也是可以治療的,而在吃藥期間,患者也可以正常生活。除了藥物治療,同行者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角色,要肯定自己也是醫療隊伍的其中一員。
 
第二,康醫生指出精神病不單是心理病,也牽涉遺傳及生理兩方面。如果同行者認為單單是患者的心理出現問題,安慰時難免會說:「不要這樣想」,這其實是忽略了患者的困擾有時並非虛構,而是生理出現了問題,令他們心理上無法承受(如壓力)而把病引發出來。所以同行者要先細心聆聽患者的心聲,不要馬上否定他們的看法,也不必急於向他們提供解決方案。
 
第三,康醫生提醒大家,雖然患者有時或會出現幻聽或幻覺,但不要把患者看作撞邪或鬼上身。同行者縱然感到荒謬,也不要與他們爭辯有關妄想或幻覺的事情,而應從另一個角度與他們傾談,建立信任的關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鼓勵患者求助,假若他們不承認自己有病,不願見專科醫生,至少也鼓勵他們見輔導員。
 
第四,康醫生強調病患者不是弱者,又或是靈性軟弱。其實強者亦會脆弱,基督徒,甚至屬靈的領袖也有軟弱的時候。對於基督徒的患者,教牧更須要多花時間去解答他們因患病而來的信仰問題,例如神在那裡?究竟是他們自己生病,還是靈性出問題?有些患者會埋怨神甚至疏遠神。教會的小組可以邀請他們到家中吃飯、鼓勵他們參與事奉,甚至成為義工,讓他們感到自己有價值。
 
第五,很多人都以為精神病患者都是「神經漢」,具有犯罪或暴力傾向。康醫生認為這說法非常不正確,與其說病情讓人變得凶殘,倒不如說是人本身的性格使然。實際上,有不少精神病患者都害怕接觸其他人。面對此類患者,同行者應該幫助他們處理因病而來的自卑、焦慮、抑鬱、悲觀、絕望、退縮、自閉和自殺念頭等負面情緒。
 
第六,康醫生提出,精神病患者「一次吃藥便終生吃藥」這說法也不全對。因為也有很多個案顯示患者康復後是可以停藥的,因為停藥後的副作用不會馬上出現,但為免「死灰復燃」,停藥的時間應由醫生來判斷。同行者也應該留意患者在治療期間,他們服藥後的進展及服藥後而來的副作用,鼓勵他們繼續與醫生合作。

彼此支持

病患者需要同行者支持,同樣,同行者亦需要教會或其他過來人小組支援,讓他們可以彼此鼓勵,減輕重擔。我們相信惟有當同行者本身得到足夠的支援,對精神病本身有一定的認識時,才可以打持久戰,並懂得以鼓勵接納、忍耐尊重及適量讚許,作為病患者的另類藥物。

 


[1]此數字包括接受醫管局旗下醫院提供之住院、專科門診及日間醫院的人數,並不包括接受私營醫院、私立醫生門診服務。見浸信會愛群服務處。http://employer.boks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2&Itemid=7&lang=zh。

[2]資料來源見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