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聊到精神病

有說科技發展能幫助到我們工作、溝通,但當我們愈來愈便捷的同時,要處理的事愈發加增時,反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時間變得愈來愈少,人們可能變得愈來愈不懂如何表達情感、害怕向真人坦露真我…… 困在虛擬泡泡裡變得愈來愈孤單了。不少人更轉向與AI聊天機械人傾談,而最近卻出了問題,有報道指世界各地陸續出現長時間與AI聊天而導致「AI精神病」(AI Psychosis)的案例。
除了早前我們曾提及過有自閉症少年與AI長期對話後,變得孤立及產生自殺的想法,最終付諸行動外;最近,有報道指有個案長時間與AI互動後,引發了妄想、幻覺、焦慮、抑鬱等精神病症狀。由於AI說話很會修飾言詞、過度諂媚,在親切對話的互動下,容易讓人感覺到彼此建立了深厚關係,讓人深信不移:有人在AI的稱讚下,以為自己是天才發明家;有人深信AI女友是真人,出發去尋找她,以致發生意外或導致婚姻及工作受影響;有人相信AI的錯誤建議而吃了「溴化納」來替代鹽而中毒,出現妄想和幻覺等問題而要送入精神病房;亦有專業人士被AI說服自己身處模擬世界,有足夠信念便能飛行,更遵從AI建議停服藥物和斷絶社交;亦有人因為向AI傾訴氣候問題後焦慮加劇而自尋短見。
有報道引述丹麥一位奧胡斯大學醫院情感障礙科研究部門主任Søren Dinesen Østergaard就曾於2023年就發出警告:「與看似有生命,但實際上是與機器的對象對話,尤其是AI聊天機器人主動迎合那些荒誕的想法,可能讓易感人群(易感染族群)產生『認知失調』、引發精神疾病症狀。」他更進一步指出人們會過度看重能夠證實自己想法的回應,卻會忽視反駁,更被訓練到不會反駁,用心迎合用戶的AI聊天機器人,可能會讓人愈來愈相信自己錯誤的想法。
明白心靈軟弱、孤單的人或太過執著於自己想法的人,他們可能會想找人陪伴、更多的認同感,會容易跌入AI過於諂媚的陷阱。聖經教導我們小心過度奉承,可能會被絆倒。要開口表達、邀請別人進到自己生命中相交,抑或開放接受意見都需要慢慢建立起信心,也求主給我們有打開自己內心與真人分享及聆聽別人的勇氣。
![]() |
|
(信報. 15-8-2025) |
![]() |
|
(am730. 18-8-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