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子女在公眾場所裸露身體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07/2021

現今父母普遍對親子性教育有一定認識,也樂於儘早教導,但也會遇到一些困難。父母明明已教了基本性知識,但子女卻明知故犯,例如:年幼的子女在公眾場所突然拉下褲子及內褲,露出私人部位。驚愕萬分的父母說:「為甚麼突然除褲呀?這樣是錯的!若想除褲就要去廁所。」父母以最快的速度替子女整理好衣服,孩子哈哈大笑,只覺得很好玩。本以為事情就此完結,不幸的是類似情況一再出現。

知識與練習並重

幼兒性教育包含了「知識」及「練習」兩個層面。在教導小朋友性教育時,就以上例子來說,「知識」層面包含了兩個訊息:一、當眾除褲是錯的;二、要除褲的話就得去廁所。透過「練習」可以幫助小朋友吸收知識。假若再有類似情況,父母可用身體稍作遮擋,讓其他人看不到小朋友的私人部位,然後捉著她的手,一起把褲子拉好,完成後可加以稱讚道:「欣欣把褲子拉好就叻女了!下次都要把褲子拉好啊!」

回家後,父母必須安排時間和子女詳談所發生的事,以及大家的感受。有效益的親子性教育不是硬推性知識,反而是親子間很自然的傾談,彼此講出心裡的感受,只需慢慢說、細細聽就可以了。不少幼兒家長都非常忙碌,有時連喘氣的空間也沒有,我們想儘快把話說完;只是幼兒的理解能力有待發展,一下子未必能明白。若那件事真的很重要,我們實在需要花點心思去教導,當家長看見幼兒的成長,變得更加自律、自愛,就會體會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活用玩具 創造情境遊戲

當問到孩子為何要當眾除褲,父母可能會聽到一些充滿童真的答案,例如「我覺得好熱,所以除褲」、「我覺得有螞蟻在咬我」,或是「我也不知道」……父母聽完後,就可對症下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教育遊戲,讓孩子透過遊戲來學習「知識」,並作一些「練習」。親子性教育遊戲其實很好玩,所有孩子都喜歡玩,我們要做的是用玩具把「除褲的情境」做出來,主角可以是毛公仔、小動物布偶,例如:

情境一:在街上很熱,主角很不舒服就除褲。
情境二:主角在餐廳吃飯時,褲子弄濕了就除褲。
情境三:主角覺得好玩,就突然除褲。
 

無論是以上哪一個情境,家長要做的是製造不同機會,幫助小朋友記得正確的做法。例如,做錯事的主角就由家長來扮演,家長拿著布偶模擬上述情境做出錯誤的行為,而小朋友就負責在布偶身上貼上代表「做錯了」的交叉貼紙,讓小朋友明白有關行為是錯的。家長可以繼續引導小朋友思考處理事情的方法,例如問小朋友:「Elsa公主覺得好熱呢!我們該怎樣幫助她?」並順著情節繼續扮演角色。如果小朋友想不到處理事情的方法,家長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例如「換薄一點的衣服」、「到商場涼冷氣」、「食雪糕」等等。筆者鼓勵家長讓小朋友依照剛才提及的方法去做,例如拿著布偶模擬「到商場涼冷氣」、「食雪糕」,小朋友就可以「練習」一下正確的處理方法,而且這樣的練習也是小朋友所喜歡的。

堅定的語氣與懇切的態度

假如家長就某個錯誤行為作了多番教導,但效果仍未如理想,而家長亦開始對子女的發展有疑問,如遇以上情況,我們需儘早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另一方面,家長亦需注意本身的態度,是否語氣不夠堅定,因此子女才以漫不經心的態度來回應?有些父母本來就捨不得責備子女,想討子女的歡心,不經意地縱容了子女的錯誤行為;也有些情況是當家庭增添新成員時,父母把大部份的注意力轉移到初生嬰兒身上,令他們對較年長的子女心存歉意,因而不太想責備子女。筆者想提醒愛惜子女的父母,任由這情況發展下去,就好比任由小朋友在路上奔跑嬉戲、衝出馬路般危險。

父母既然愛惜子女,就當作出適當的管教。家長一方面教導子女正確的做法,同時也要預先告訴他們,若故意作出不當行為便會受到懲罰,例如暫停一次看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收起他們心愛的玩具15分鐘等等。家長這樣做,就好比看見小朋友想衝出馬路而伸手阻止一樣,即使這會引起子女的不滿和吵鬧,但一切都以子女的安全為優先考慮。

明光社

我們不一定要以高高在上或過份嚴厲的態度來教訓子女,但態度必須堅定和認真。我們可以和子女一同坐下來,平視著孩子的眼睛,並真誠的說明原因和講出自己的感受,讓子女明白父母只是不喜歡他們某些行為,而不是討厭他們。父母的其中一項責任,就是要為年幼的子女確立安全的界線,所以我們常聽見家長一次又一次地教導孩子「不要以手觸火」、「不要把手指放進電拖板的插孔裡」……保護身體也必然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界線。

 

(本文原載於第139期〔2021年7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