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組花絮 -- 《超時空接觸》、《人工智能》與《智能叛侶》
燭光網絡 111期 (p.24)
8月份分享電影《超時空接觸》:世界很大,實在有很多事情有待探索。
女主角Ellie Arroway從小就對天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希望通過電台監聽各個波段的訊息,尋找來自地球以外生命發出的訊號。她的工作一直沒被重視,直到後來真的找到發自外星的訊號,建造了與外星人連結的設備,她也直接與外星人接觸了。最終,卻因沒法提供實質證據而被質疑、否定。她後來卻醒覺到,這經歷正正和她一向不倚靠的信仰一樣,沒法提供實質證據、被質疑,但其體驗卻真真實實的活在每個人當中。
是次討論,我們邀請了資深影評人黃肇峰先生來分享,他與我們分享了科學及科幻電影的分別,亦讓我們認識科幻電影的起源。細看我們以往看過的科幻電影,當中的發明、產品,有些是已經實現了,或很有可能會發生。讓我們對未來有著不少的期待與憧憬。
肇峰提到在不少科幻電影當中,原來也隱含了許多人們對外星人或不明飛行物體的推論或聯想,科學、政治、宗教之間的爭論及不信任等問題。世界這麼大,信仰與外星生物,兩者真的不可能共存嗎?這真的值得我們細細的思考。
9月份分享電影《人工智能》與《智能叛侶》:很擔憂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或許回到我們最原本的生活,並和它友善共存,才是最合宜的境況。
兩套電影講述人類未來的科技可以設計出外表和人類難分真假的機械人。前者所描述的小男孩機械人David能為人付出愛,但人類卻怕被取代和充滿私心,反而對單純的機械人發起追捕行動。後者所描繪的女機械人Ava,卻是極攻心計,為了逃出密室,不惜用盡方法欺騙男主角去幫她逃出生天,最後卻不顧而去。而兩套電影的機械人最終都想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真的人類。
於恒生管理學院任教通識科的陳永浩博士(Michael),讓參加者認識圖靈測試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原來圖靈測試早於1950年已被提出,用以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我們與機器溝通時,是否難以分辨它是真人或是機械人?
Michael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未必一定很壞、與人為敵或取代人類,反而是人們如何「教導」它,讓它學習甚麼才是重點。而且,人們是否會全然依賴它,令自己退化、退步?這也是人類需要衡量及控制的。此外,Michael也建議大家可以再次著重手藝的工作,再次去感受創作、製造出成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