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生命倫理雙月刊 25期)

甚麼是完美?

生命倫理雙月刊 25期 (p.1)
23/01/2014

人彷彿都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不論是在外觀外貌上,還是內心,我們像有無盡的能耐去追求更好、更美。中國人一句「先敬羅衣後敬人」說中了我們對人評頭品足的原因。我們的服裝衣裳,除了原本的功用,或許更能表達出個人品味、身份地位,甚或是社會潮流文化。但「人靠衣裝」這話又有多可信?如何穿著才是得體、合宜,甚或莊重與自重?這則是一個大學問!

而追求完美亦豈止於個人服飾?其實無論是自身的服飾,或是身處的世界,人類都像有一種無窮的慾望和野心,要將世界資源盡用,以將一切改良至最好、最完美…… 所以,我們有基因改造食品,我們會用盡所有資源去改善生活。
 
但問題來了:無論科技有多精準、物種再改良了多少,卻仍不見得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反而我們愈追求完美,世界卻因此被污染和被扭曲。這究竟是完美,還是弄巧反拙?
 
可能,我們要懂得如何「完」——即停止追求「完美」,才會真正發現「美」,更會見到「完全」。
 
今期《生命倫理》,我們將討論服飾以及科技,讓我們一起思考何謂合宜與完美。

服裝文化

生命倫理雙月刊 25期 (p.2)
23/01/2014

大眾文化與倫理對談系列  第六回

 

都巿人習慣到商場逛街買衫,也喜愛翻閱雜誌,了解現今流行服裝潮流。今次對談邀請了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家和)為講員,藉著互動方式與12位參加者交流大家的穿著習慣。同時,大家亦探討對服裝文化的看法,並分析社會如何建構流行文化,及發掘文化背後對生命的態度和價值觀。此外,參加者更一起探討流行文化對都巿人及基督徒所引起的挑戰。

 

生死、科技、神明?

生命倫理雙月刊 25期 (p.4)
23/01/2014

創世記是關乎人生死的意義,而不是生物之源的科學教本。就如在創世記六章一到四節,記載了一段耐人尋味的事件:
 
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上帝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上帝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現代的聖經學者都留意到這段記載與近東神話(甚至希臘神話)相似:神明(神的兒子)與人類結合,並且生出偉大的英雄、巨人,但是卻使神明忿怒,降下災劫。雖然經文很多字眼我們都不太了解(誰是神的兒子?),但在文學上其中心卻是十分突出:以上帝的兒子們、人的女子們的重複(粗體字)組成一個倒影結構,突顯中心耶和華的說話:「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換句話說,本段可能的解釋,就是經文作者借用了當時流行的神話,經過其神學洗禮,使這些神話元素帶出一個核心信息──就算尋求與神明聯合,人在世的日子也是不可能沒有盡頭的。聖經作者一方面傾覆了神話世界人追求無限永生的自然欲求,另一方面是要人意識他只是有限制的受造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