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生命倫理雙月刊 17期)

「均衡」事奉

生命倫理雙月刊 17期 (p.1)
30/08/2012

陳永浩博士在「樹呀樹呀」一文(p.4),哀悼在颱風中被摧毀的樹木,指出若植樹不當,把樹木視為表面裝飾擺設,缺乏生命所需要的空間和營養,那本應是老樹盤根的大榕樹,也會連根拔起。
 
在樹如此,在人也是一樣。基督徒也需要足夠的空間和營養,在主耶穌的恩典中成長,經歷上帝賜予的豐盛生命。但在香港緊湊的生活節奏和繁忙的工作中,在職場、家庭和教會中要取得平衡,殊不容易。往往像是在取捨中重這個,輕那個,加上職場獨特的情況,又或個人處境或靈性軟弱,若家人、弟兄姊妹甚至傳道人也不能體諒,信仰上可能容易產生張力。有時可能會「順得哥情失嫂意」,三面不討好;有時可能做到筋疲力盡,結果可能成為另一個馬大,還會向主投訴;又或是表面上做到面面俱圓,卻只是討人喜歡而矣。
 

人在江湖——如何做好職場、家庭與教會的事奉?

生命倫理雙月刊 17期 (p.2)
30/08/2012

2012年7月份的倫理對談,我們有幸請來英華女學校校長李石玉如女士,石校長在「基督徒如何做好職場、家庭、教會的事奉」這題目上,與20位與會者分享了她的看法和經驗。
 
開始時,石校長先向大家講述她現時生活的境況。工作方面,中學校長一職的工作非常繁重,她既要面對教改為學校帶來的翻天覆地轉變,亦因學校有過百年的歷史,令她需要接觸、聯絡不同年齡層的校友,同時,學校正進行重建,石校長在當中要負責策劃及籌款的工作。這些繁重的工作有時會使她分身不暇,不能準時回家與家人一起晚飯。事奉方面,她在教會的手鈴隊中事奉,偶爾亦會教主日學課程。
 
石校長認為,面對忙碌的生活,個人體質和心態非常重要。心態上,她的工作雖然很忙碌,但卻同時能從中得著樂趣。以她與校友們開會為例,當中各方面雖有不同的意見,目標卻非常一致——為學校好,從沉悶的會議中,她很享受大家商討後得出來的共識。她認為大家若在工作中有正面的心態,即使忙碌,也很有樂趣。

樹呀樹呀,是我們人類不好!

生命倫理雙月刊 17期 (p.4)
30/08/2012

較早前,香港經歷了13年來首個的10號風球,強颱風「韋森特」的威力非同小可。可香港人的適應能力也驚人,第二天8號風球剛除下,各樣交通工具迅即回復正常,大家如常上班,總之半天之內,一切都回到未打風之前的模樣,除了一棵棵倒下的大樹。
 
走到街邊,這些可憐的大樹,像在告訴我們颱風的威力是如何強大。可是想了想,錯了!不知你有否留意,連根拔起,表面看來是颱風威力強大,但其實更大的問題是,我們把樹種錯了,那是我們親手造成的!
 
其中倒下來的榕樹,就是對我們最有力的控訴。榕樹為常綠大喬木,最容易叫人辨認的是那獨特的氣根。榕樹十分粗生,一樹成林(就如著名的新會「小鳥天堂」 ),就算是在極惡劣的環境都可以健康成長,一棵棵在擋士牆上的石牆樹,更成了香港舊城區的特色。
 
然而,最強的榕樹卻遇上了更強大的殺手,這是因為我們當它像盆栽般用一個丁方的小坑種下,它明明是蔓生性植物,我們卻用地磚將它封得密密麻麻,一生下氣根就將之修剪。最諷刺的是,榕樹本來應是行道樹的理想之選,因它樹形美觀,抗風不易倒伏!
 
這代表了甚麼問題?是我們以為它們只是個「擺設」,而不是「生命」,因此我們可以隨意「安置」,不喜歡就可以「移除」。這是否我們城市文化的一些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