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生命倫理雙月刊 11期)

不要屈到病

生命倫理雙月刊 11期 (p.1)
18/09/2011

多年以前一首張天王主唱的流行曲〈屈到病〉,正好是現代人緊張生活的寫照。情緒是神賦予人適應世界的本能,情緒可以迅速影響行為,而不需要依賴思維性的處理。我們知道人是按著神的形象而造,而神自己也是有情緒的:祂會喜愛、哀傷、憤怒和傷心。情緒處理不當,就會影響自己,甚至他人的生活。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今期《生命倫理》,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香港拉法基金會義務總幹事葛琳卡博士,與大家一起對談有關情緒病以及相關的課題。當然,與情緒對話,獨自孤單面對是困難的,我們實在需要家人和同行者。所以今期研究中心也特別邀請了明光社剛剛改選、新鮮熱辣的新任董事會主席林海盛牧師,與大家分享他的「自家事」。
 

與情緒共舞

生命倫理雙月刊 11期 (p.2)
18/09/2011

香港城市節奏急促,生活緊張,容易產生情緒問題。有些人害怕面對自己的情緒、有些人不承認自己有情緒問題、有些人則誤把情緒問題視為精神問題。2011年7月6日的晚上,研究中心邀請了葛琳卡博士與大家一起對談,與情緒共舞,讓大家對情緒有不一樣的認識。

情緒不一定是壞的東西

神本身是有情緒的:祂會喜悅、哀傷、憤怒和傷心。而人既是按著神的形像而造,也會天生帶有情緒,有喜怒哀樂。可以說,情緒是神賦予人適應世界及求生的本能,是人內在的訊號,由神經系統主導,可以迅速影響行為,而毋需依賴思維來處理。
 
情緒支配行動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人通過眼、耳、口、鼻等五官去接收外界的信息,然後自動會因應內在的需要作一評估,繼而做出相應的行動。例如身處一場演講,當聽眾感到既沉悶又沒意義時,有需要時他寧願選擇入睡;但若然聽眾感到演講既精彩對他又有意義時,他會聚精會神,不想錯過每一個字。情緒系統非常厲害,幫助人不斷觀察、接收信息,又不停地組織這一刻有甚麼需要、告訴人要採取甚麼行動。

生命,原是美好!

生命倫理雙月刊 11期 (p.4)
18/09/2011

生命成長是一個過程,為人父母,喜見兒女開始長大成熟。

從呱呱落地、學習行走、到擺脫扶持、起步、奔跑、自立、遠行,時光流逝,是一個學習和適應過程,也是獨立和成長的不同階段。

天父賜予自己三名兒女,成長過程,將到離巢階段,心中開始學習適應。大兒子及二女兒在美國讀大學,還有一年就畢業了,是否留在美國工作還是未知之數,一切交託上主,主所託管的,已盡上自己的能力和責任,若果可以,當然希望可以多點陪伴和一起的日子,但時間來到,羽翼漸豐,總要高飛遠去,只要根還在,情常牽,必有相見相聚時刻,在歡樂中聚首,縱然短暫,已瞥見永恆。

兒女不同性情,正顯出神所造之獨特。兒子寡言、慢熱、率直;二女兒開朗、活潑卻執著,為父的,知道要按性情施教,釘子卻碰了不少,在父子、父女互動之過程,我們都成長了。感謝主給我們的調教、提醒和鼓勵,看到主恩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