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燭光網絡 75期)

電影——通識教育的一度橋樑

燭光網絡 75期 (p.22)
25/11/2010

 《海豚灣》(下稱《海》)獲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難得發行商有膽色安排在香港上映。坦白說,這類電影議題在香港壓根兒不會獲得上佳票房,然而對拓闊本港觀眾口味、眼界卻是有益無害,並可有效抗衡「經濟發展是硬道理」、「娛樂至上」等流行價值觀。不過,此片要封蝕本門,也得要開展新戰線,因此發行商仿傚前幾年由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主講」的電影《絕望真相》(下稱《絕》),以推動環境保育的概念,邀請學校包場觀賞,讓學生以另類方式、場景接受教育。
 
本港正推行三三四新學制,這種電影團其實大有可為,因為課程要求校方需有若干課時的「其他學習經歷」(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觀看電影無疑是其中一個可行的選擇。但整個過程不能只停留於觀賞便算,否則只屬一種敘事式的教學法(Narrative Pedagogy),互動層面局限於電影與觀眾本身,導致老師角色變得抽離。而單靠學生/觀眾憑個人經驗、認知,自行疏理一個意義(Meaning),觀點或會過於天馬行空,不著邊際,能否獲益很視乎學生/觀眾的個人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