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教育的一度橋樑

25/11/2010

 《海豚灣》(下稱《海》)獲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難得發行商有膽色安排在香港上映。坦白說,這類電影議題在香港壓根兒不會獲得上佳票房,然而對拓闊本港觀眾口味、眼界卻是有益無害,並可有效抗衡「經濟發展是硬道理」、「娛樂至上」等流行價值觀。不過,此片要封蝕本門,也得要開展新戰線,因此發行商仿傚前幾年由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主講」的電影《絕望真相》(下稱《絕》),以推動環境保育的概念,邀請學校包場觀賞,讓學生以另類方式、場景接受教育。
 
本港正推行三三四新學制,這種電影團其實大有可為,因為課程要求校方需有若干課時的「其他學習經歷」(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觀看電影無疑是其中一個可行的選擇。但整個過程不能只停留於觀賞便算,否則只屬一種敘事式的教學法(Narrative Pedagogy),互動層面局限於電影與觀眾本身,導致老師角色變得抽離。而單靠學生/觀眾憑個人經驗、認知,自行疏理一個意義(Meaning),觀點或會過於天馬行空,不著邊際,能否獲益很視乎學生/觀眾的個人造詣。
 
須知道電影並非為三三四學制而設,因此電影故事的情節必須重新以通識教育框架再現,並運用對話(Dialogue)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透過彼此交流觀點,建立批判思考、邏輯思維等能力,而這方面的工作如要做得好,重任便在老師的肩頭上。
 
在《絕》放映期間,有環保團體製作了相關的教材套,供學校免費索取,幫助老師對保育議題有基本掌握。然而,環保團體本身有其相關的價值觀、立場,若老師照單全收,似乎違背了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況且環保議題亦存在不少爭議,像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提出的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預警,有部份科學家便持相反意見,認為溫度變化在地球歷史早有先例,與發放溫室氣體並無因果關係(Causal Effect);而《海》命題就是要救助精靈海豚,免受日本漁夫繼續屠殺,但東、西方所談及的人道或動物權益,價值觀是否一致?出現差異又可如何排解?面對種種在電影以外的價值爭議,老師須要早早把各種觀點羅列在心,以便在討論期間隨時發功,引發學生新一輪的思辯。如此一來,老師的角色已從知識傳遞者(Transmitter)轉化為恍如主持的Facilitator,此項功夫對接受傳統教育長大的老師來說,確實有其難度……
 
明光社在過去四年每月舉行「遊走光影間」--電影研習小組,透過商業電影與參加者進行互動討論,分享基本電影語言之餘,又發掘電影作者對倫理價值觀的固有立場,小組模式與上述對話教學方法類像,歡迎有興趣的老師及熱愛電影的朋友前來,集思廣益。
 
12月份推介電影:
主題︰紀錄片《音樂人生》
日期:12月14日(二)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明光社
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