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的雙重標準

01/08/2024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巴黎奧運成「雜體交友營」?最大同志交友App Grindr曾一度癱瘓

  (香港01.1-8-2024)

巴黎奧運開幕禮其中一幕由一群LGBT群體,包括「變裝皇后」(drag queens)演出,在桌前一字排開,被指是戲謔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有人認為這是褻瀆,冒犯了基督教,甚至發起杯葛。不過,其實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性解放運動帶來的社會文化變遷,對於下一代的深遠影響,正如在巴黎奧運會我們可以看到精彩的體育運動,以及運動員令人動容的表現,但一場國際盛事,背後亦成了混亂的性愛派對,視隨便的男男、女女和男女的性關係為正常行為的話,究竟向下一代又傳遞了甚麼價值觀呢?LGBT的文化最值得憂慮的不是對宗教的褻瀆,而是對下一代的洗腦,將接納性解放與是否包容掛了鈎;彷佛大家不接受自由的性愛,不接受一個人易服,明明滿臉鬍子卻扮成皇后,就是不懂何謂浪漫、不尊重人和將性別定型,而不接受變裝皇后到你子女的幼稚園講故事,不接受沒有做過任何變性手術,卻自稱是女性的男子可以大搖大擺進入女性更衣室,就代表你歧視人,傷害對方弱小的心靈,甚至要接受懲罰!當同運團體是小眾的時候,經常批評別人不包容,甚至不容許他們表達真我,但最諷刺的就是當同運團體和跨運團體成功地進佔主流之後,本身卻成為了最不包容別人的團體,並透過法律和社會政策來懲罰不同意他們意見的人,同運團體就像終於成為了奶奶的家嫂一樣,將過往他們認為是不合理的手段,反過來用在自己的家嫂身上。

西方世界最令人擔憂的趨勢是道德上的雙重標準,以自由之名而扼殺他人的自由,例如有宗教信仰的教師不可以在公立學校表達自己的宗教信仰,但LGBT群體卻可以公然由幼稚園開始向天真無邪的小朋友灌輸跨性別的觀念,又容許社工及教師支持未成年學生改變自己的性別認同、甚至注射青春期阻斷劑,並且毋須知會家長,一些官員已經將兒童應該接受哪一種意識形態和信念的權利由家長手中奪走,並一面倒地向兒童灌輸同運和性解放的意識。在支持同運的官員和政客心目中,所謂自由平等是只可以接受及宣揚同運的意識,反對同運的言論動輒得咎,需要面對被處分、解僱、甚至被控告的後果,令一些當年因為支持言論自由而容許LGBT群體公開表達一些有違社會傳統倫理道德的人士,驚覺何謂雙重標準,但為時已晚,所謂言論自由原來只是一些人爭取自身權益的幌子,他們所強調的包容和尊重,是不包括反對他們的聲音的,當他們的信念成為主流的時候,比起傳統的思想更霸道,因為不只是透過倫理道德的規範,而是直接透過法律來對付異己,反對者要面對的已不是輿論和別人的眼光,而是司法程序。在許多通過了所謂反對性傾向和性小眾歧視法的國家,公開表達不認同同性戀的意識形態已成為禁忌,不為同性婚姻提供服務會犯法,在LGBT當道的「美麗新世界」之中,異見人士的遭遇和在極權國家表達不同政見人士的下場如出一轍。大家最需要留意的不是一些表演是否戲謔我們的信仰和價值觀,而是它向我們的下一代灌輸了怎樣的意識形態,並且美其名為自由、開放和包容,實質上是另一種的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