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
(明報.3-5-2025) |
無國界記者公佈2025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140位,按年下降5位,首度跌入最差的「狀况惡劣」級別,與排名尾三(178位)的中國大陸,以及朝鮮及厄立特里亞同級。這類的評級當然會受主辦單位背後的理念所影響,而排名下跌地區的政府不同意亦是意料中事,究竟香港的新聞自由有沒有下跌?相信所有在香港長期生活過的市民都心裡有數。
衡量一個地方新聞自由指數的高低,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客觀標準的,有一些情況大家是可以自行評估的,一般來說,新聞自由應該包括有採訪、報道、評論和發佈/出版等幾方面的自由。首先,採訪自由應包括當有重大或受社會人士關注的事件發生時,記者能夠成為市民的耳目,近距離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不是只能單單聽從官方或有關人士單方面的解釋或說法,並且有權追問及提出質疑,不會自動相信任何人(包括官員)的說話,透過客觀理性的提問,嘗試盡量還原事件的真相就是記者的天職,記者不會因為提出質詢或疑問而被指為「搞事」、甚至危害國家安全是最基本的保障,否則記者只會成為政府及當權者的傳聲筒,香港在這方面的保障足夠嗎?
其次,就是報道的自由,傳媒在報道一些新聞的時候會不會自我審查?會不會擔心被秋後算賬?會不會擔心被有權有勢的官員反駁之餘,更送上莫須有的造謠或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過往香港被稱許為新聞十分自由的地方,其中一個指標就是不同觀點與角度(即左中右的政見)都可以自由地表達,而毋須擔心會被「拉人封舖」,若果一個地方的新聞逐漸傾向單一化,缺乏不同的觀點和聲音,也是新聞自由收窄的一個重要指標,香港現在的傳媒仍然能夠保持多元化嗎?大眾在社交平台表達不同意見的空間仍然存在嗎?記者和市民有受到「免於恐懼的自由」保障嗎?
至於評論自由亦是新聞自由的一個重要指標,所謂「事實不容歪曲,意見大可自由」,這是確保為政者不會偏聽,市民不會被蒙蔽,社會上不同的聲音都可以自由發表及受到保障的重要基礎,當言論自由受保障,縱使有人胡說八道,亦可以透過其他有識之士的反駁而讓大家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惟有單一、不容任何挑戰的觀點才是最危險的,萬一錯了,整個社會都只能一起沉淪。
最後,發佈/出版的自由十分重要,事先審查愈嚴,事後追究愈烈的地方,新聞自由愈少,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幾乎人人都有能力發佈消息和意見,大家是否敢於真誠地公開表達與政府不同的意見和批評?大家認為傳媒的報道是否可信?一些大家關心的重大事件是否有足夠的透明度?傳媒有沒有尋根究柢?撫心自問,大家認為香港有沒有資格被評定為一個有充份新聞自由的地方?相信大家心裡有數。總結以上幾項,香港現時的新聞自由如何評級?大家大可撇開無國界記者和政府官方的說法,自行決定。請為香港的新聞自由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