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街坊對教會沒有好感?
最近看了協進會和崇基學院神學院合辦的「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2021」,有不少的感觸,特別是在疫情之下,九成一的受訪者對基督教的印象並沒有改變,而變差的比變好的更多了百分之三點五。還記得在疫情之初,一些關心基層的友好在言談間已提出,若果在市民最有需要的時候教會不關心及回應市民的需要,在疫情過去之後,市民大眾亦不需要教會。當然,教會一般在社區之中沒有太大的影響力悠來已久,作為一個經常出外講道的機構負責人,對這點感受特別深,因為很多時第一次去某些所在位置比較隱蔽的教會,若果要向途人問路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因為大部份的街坊都不會知道附近有哪一間教會,當然更不會知道個別教會的名稱以及所在的位置。
不少教會最關心的都是教會內部的需要,執事同工討論得最多的都是如何滿足會友的需要,因此,崇拜、團契、小組、主日學以及過年過節的聯誼活動才是大家平時最關心的。而在疫情期間,大家最關心的究竟是如何配合政府的要求停止現場聚會;要求出席者使用安心出行;以及避免同工和會友受感染等,還是關心教會其實還有其他重要的使命,包括傳福音、關心社會和鄰舍的需要等等呢?若果教會每星期在視像崇拜只是不斷提醒弟兄姊妹不要忘記奉獻,而不是提醒大家要傳福音和關心其他人的需要,教會結果得不到街坊鄰里的注意是必然的結果,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教會若果是一個只顧自己的團體,那麼我們的影響力就註定只能留在教會的四面牆之內,甚至不能影響教會所在的大廈或者屋村,影響力愈低、大家對教會的觀感自然就會愈模糊、愈差。
調查亦發現,有讀過教會學校的受訪者對香港基督教整體印象的評分較高 ,因為畢竟香港教會辦學的歷史悠久,當中亦不乏名校,因此,學校的名稱亦廣為人知,若果要找一些在學校之內聚會的教會是比較容易的,當然街坊記得的其實只是學校的名字,至於學校由哪一間教會所辦,有哪一間教會在學校內聚會,一般都不會知道。教會沒有關心社區,那麼社區內的人當然不會關心和認識教會。教會可能自我感覺良好,不過,就算有一日教會因為不同的原因,無論是搬遷、主動或被動結束,其實社區內的人都不會察覺。一些老牌的餅店、食肆結業的時候,街坊也會有諸多的不捨,但不少教會就算消失了,可能亦無法在區內引起少許的漣漪,想起亦令人心酸。
在疫情期間,其實大家都知道,最困難的一定是那些手停口停,沒有積蓄、沒有親友支援、居住環境惡劣的劏房住戶和獨居長者。教會在關心如何遵守防疫措施之餘,究竟花了多少心力去關心在水深火熱的鄰舍的需要呢?香港有1,300多間教會,遍佈全港,在一些一直有不少基層人士和劏房的區域,例如深水埗、油尖旺等,教會多的是,在過去接近三年,究竟我們關心了多少鄰舍的需要呢?我們探訪了多少人?為他們送上了多少應急的口罩、搓手液、超市禮券以及飯盒?還是我們的同工長執為了避免受感染,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家工作、自我隔離?恐怕我們隔離了的不單是疫情、更是人情。
感恩的是在疫情期間,仍然看到一些一直服事基層的基督教機構和教會,仍然十分努力去服事有需要的基層家庭,相對政府和一些大財團、大機構能夠給予他們的物資和金錢援助,教會和基督教機構所能夠付出的當然不算多,不過,許多機構付出的最重要不是物資和金錢,而是對他們的關心,以及能夠較為靈活地避開一些繁複的審查程序,彈性地給予一些緊急的援助。例如我們的同工就在冷鋒來到的時候,即時為一些有需要的家庭送上棉被、以及應急的糧食,雖然並不貴重,但卻可以為他們解決燃眉之急。
當我們在疫情仍然嚴峻的時候,仍然千方百計用不同的方法去支援這些基層家庭的時候,他們是會領情的,特別是當我們願意關心他們在心靈和情緒上的需要、聽他們訴苦,大家的關係是朋友而不只是幫助者和受助者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很願意和我們有更多交流的。過去兩年多,我的同事接觸大約二百個劏房家庭,和他們建立了很好的關係,並且轉介一些對信仰有興趣的朋友認識住所附近的教會,目前為止已有超過80人決了志信主,令人鼓舞。為什麼市民對教會沒有印象和好感?想街坊記起教會,也許我們應該先問:教會有沒有首先記起街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