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私隱與溝通調查

20/09/2014

 

即時發佈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
新媒體私隱與溝通調查
新聞發佈 20.9.2014

 

鑑於現時新媒體對青少年影響比傳統傳媒更大,本聯席於2014年6至8月進行了新媒體私隱與溝通調查,調查以立意抽樣方式 (purposive sampling) 及不記名自填問卷進行,並收集846份學生及264份家長問卷,以了解他們使用智能手機時對私隱的重視程度。以下總括有關的結果、分析及建議 :

家長比學生不清楚Apps分級及存取權限
雖然智能電話十分普遍,但只有約三成受訪者表示會閱讀有關Apps對個人資料使用的聲明。而只有不足一半受訪學生(44.5%)知道每個Apps會按其內容分級,而家長更只有不足三分一(30.1%)知道分級情況。受訪者在回答是否清楚其中一個App「WeChat」的存取權限時,只有約四分一(23.6%)學生答中超過一半(6分或以上),家長更只有4.5%受訪者答中超過一半。

曾接受私隱教育學生更留意私隱問題
相比起近八成家長(79.2%)贊成能夠更改或取消Apps的查閱權限,只有不足六成(58.1%)學生贊成有關建議,顯示他們對此並不太介意。超過一半受訪學生(54.1%)曾接受保護個人私隱教育,而曾接受私隱教育的受訪者,不贊成及十分不贊成Apps開發商把個人資料用作程式無關的比率(81.5%)明顯較未曾接受私隱教育的學生多(70.1%),而相同情況亦出現在會否閱讀Apps個人資料用聲明上(曾接受私隱教育35.8%,未曾接受私隱教育24.9%)。這顯示曾接受私隱教育的學生,在態度上會較為留意智能手機的私隱問題。

大半學生因「需要」仍下載查閱私隱app 三分一家長因怕連累朋友而拒絕
家長受訪者中,約三分二(64.3%)表示若有App查閱自己不希望公開的個人資料,他們不會下載,但只有不足一半學生(46.7%)選擇不下載。而在選擇仍然下載的原因中,「需要這個Apps」是受訪者的主要原因(學生64.5%,家長41.1%)。而在不下載或視乎情況的原因中,「個人資料不想被公開」是主要原因(學生72.1%%,家長71.3%),而「不希望連累朋友資料被查閱」則是學生與家長比例分別最大的原因(學生23.4%,家長34.5%)。這表示家長更明白智能手機的私隱問題更會牽涉至其他親友。

雖然只有不足一半受訪家長(49.8%)曾與子女討論保護個人私隱方法,但在知道每個App也按其內容分級的家長受訪者(N=63),有超過三分二(71.4%)會與子女討論保護個人私隱的方法,可見若家長擁有新媒體相關知識,會更樂意與子女討論有關保護個人私隱的方法。

建議

  1. 家長應與時並進,透過新聞報道、講座等去了解時下新媒體發展,並可請教子女,建立話題
  2. 鼓勵青少年更多接受保護個人私隱教育,留意新媒體之陷阱
  3. 政府應製作有關新媒體及私隱相關的教材,方便學校及老師使用,教導學生保護個人私隱
  4. 私隱專員公署可以研究本地立法規管開發商遵守個人私隱條例
  5. 鼓勵Apps開發商把保障私隱納入為程式設計的一部分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是由十一個教育、宗教、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為青少年能夠有一個免受不良傳媒資訊影響的健康成長環境而努力。前身「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自二零零二年開始,我們不斷推行香港傳媒生態調查,以反映教師、社工、家長及中學生對傳媒各種問題的意見。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成員(按筆劃序):

自由脈搏 明光社 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
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 香港小童群益會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黃大仙區家長教師會聯會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新聞發佈會片段 20.9.2014

 
本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