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

03/03/2022

網傳封城7日  立法會澄清無就「禁足令」進行任何立法工作

  (on.cc東網.28-2-2022)

物資搶購潮 內部歸咎有人信息表達不清

  (明報.3-3-2022)

烏媒指中國「支持俄入侵」 內地網民稱「收留烏美女」 烏現反華情緒 中使館籲公民勿亮身分

  (明報.27-2-2022)

群眾是容易衝動和有羊群心態的,特別是當面對危機的時候,因為情緒反應往往比理性思考來得快,加上「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於是很多時便會將一些未經證實的訊息,緊急地在親朋好友之間傳開,要防避這種心態,必須多管齊下,包括加強向公眾推行傳媒教育,培養大家對任何不明來歷或私下傳播的獨家消息都先抱懷疑態度,再加以求證,未有可靠證據就不要轉發。而要建立這種態度,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要求,會對自己萬一轉發了假消息有歉意,萬一為別人帶來麻煩會內疚。沒有強烈的責任感,謠言和一些不負責任或幸災樂禍的言論,是永遠都會有市場的。面對戰爭也好、疫情也好,這些會牽涉別人生死的大事,除了責任感以外,同理心更加重要,只要我們願意代入任何有困難人士的處境,將他們看作自己的親朋好友,便不會隨便在傷口上撒鹽,亦不會火上加油,反過來更會出手制止,對不公義、不合理的事保持沉默,間接就會成為幫凶。

另一方面,要有效地止息一些與市民大眾息息相關的謠言,最重要的是官員必須慎言,以及要有同理心,宣佈重要政策前要預計市民的反應和情緒,若未經內部充分討論,只憑長官意志去推行政策,由於沒有下屬的衷心支持,只會變成孤家寡人,很容易會出現消極抵制、陽奉陰違,甚至「睇你點死」的情況。要抗疫政策能有效地執行,便要爭取市民的信任,因為不少政策都會為市民帶來不便,要市民作出不同程度的犧牲才能順利執行,市民是不會甘心情願地為剛愎自用、沒有同理心的領導人作無謂犧牲的,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