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Getting Unplugged…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08/01/2011

上星期香港電台的《鏗鏘集》節目,報道了一個由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和美國大學聯手進行的「Unplugged」計畫:參加計畫的同學要在一天之內,完全與媒體斷絕任何聯繫,用以測試同學面對沒有媒體之下的生活是如何度過。有份負責調查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博士指出,大部分完成Unplug的同學,都是以消極的方法,如到離島旅行,或到無法上網的地方才能成功。筆者受到這個計畫吸引,亦用了一天嘗試一下,不用消極的方式,由早起開始一整天不上網、不看電視、不聽收音機、不看報刊雜誌,看看自己能不能在這個資訊爆炸的都市中「生存」下去。

網絡成為我們的主人?

筆者除了感覺與當天的新聞消息、facebook、MSN的朋友隔絕之外,生活總算還過得去。當然各樣因不能上網而不習慣的事也是有的,就如不能上網找資料,回覆電郵等等,都令當天的工作充滿困難。有時筆者在想,當我們生活中每一細節都須經網絡聯繫,而隨着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日漸盛行,我們真要問:究竟我是電腦的主人,還是網絡才是我的主人?

當然,這樣一天Unplug的生活,換來的是不需(更大可能是不能)像平日般快速工作了。可是今天我們都愛一心多用,就像電腦般Multi-tasking地工作,擁有「高效率」,卻也等於「趕餐死」,這樣追趕deadline的生活,容易導致工作專注的問題,事倍功半之餘,也使我們的精神相當不健康。

重拾自我選擇的權利

這Unplug的一天帶來另一方面的反思,就是發現自己是難於「獨處」的。無論是港鐵巴士小巴的士上的廣播,返工行街沿途的廣告、報攤上報刊的搶眼標題,或是人手一機的遊戲和音樂,其實媒體無處不在!而平時與自己永不分離的facebook、MSN朋友,更證明了筆者絕對是「群居動物」。可是,當發現自己原來要「勉強」自己去獨處安靜,自己就會不期然「攞啲嘢嚟做」,不是想看看facebook status,就是想打一局Angry Bird,或就是想聽聽音樂,總之就是靜不了!原來要使自己真正靜下來,是這麼困難的!究竟是不是我擁有太多選擇,以致我反而失去了自我選擇的權利呢?

中國傳統智慧,叫人每天「三省吾身」。平時刻意花一點時間,Getting Unplugged,從繁忙的網上世界停下來,安靜一下,省察自己,實在不無好處。

曾經刊載於: 

《星島日報》 08/0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