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人性的憐憫之道
生命倫理雙月刊 64期 (p.6)
COVID-19肺炎大流行,疫症席捲全球;整個世界翻天覆地,各國進入作戰狀態。人類免疫系統與冠狀病毒對壘,彼此掙扎求存,觸發全球骨牌效應。無論在醫療、經濟、政治、外交、科技,或民族的社會文化及傳統差異等,皆觸發了更深更廣的討論、檢視及爭議;更遑論在疫症中,首當其衝的醫療資源運用優次等重要人道議題。
作為一介小民,疫症期間也自然踫上貼身的倫理掙扎。以下就是一個措手不及的例子。1月底某天清晨,香港家人來了一個短訊,掀起了內心的倫理波瀾。短訊如此說:「起床call我,急!」「想你幫我買口罩」如是,我們隨即瘋狂在網上搜尋,尋到了,準備按鍵盤之際,與丈夫面面相覷……究竟買多少才算夠?買多少才不算囤積?我們若買過多,就讓他人失去了配額(特別是醫護前線);若買過少,又怕家人保護不足?熟悉的內心聲音說:「我只是一介小民,保護至親是大道理啊!」「多出的捐助就好了……」這微弱但扎心的掙扎,引發更深的思考……
驀然回首,書桌上這本鏗鏘有力的著作,引領我轉向十字架上的身軀,背後蘊藏著三一神深邃的憐憫。在此,向你推介這本1982年由盧雲、麥尼爾、莫里遜合著,後印刷修訂版的《慈心憐憫:在卑微與逼迫中發現上帝》(Compassion: A Reflection on the Christian Life),迎接作者給你與我發出的邀請及挑戰。他們有感處身個人主義爭競、靈性枯乾的年代,提出學效及活出耶穌悲憫為懷的心腸,經驗之、效法之;他們討論、禱告,並著書行動了。此舉是呼應書中所述憐憫之道:忍耐、禱告及行動了。
憐憫的英文compassion源於兩個拉丁字:pati及cum,意思是「共患難」,挑戰我們要作出一個逆人性的選擇。我們必須承認,抗拒受苦、逃避痛苦是自然的反應(見導論頁xxvii)。在一個充滿爭競、荒謬謊言充斥的世代,以慈心憐憫彼此相待,是不可思議的。憐憫也非等同被良心及道德驅使的施予及服侍。
原來,福音書中可譯作「動了憐憫之心」這動詞出現了12次,專用作描寫耶穌或天父的情懷;「動了憐憫之心」源於肺腑悸動,就是最隱密、最強烈的感情所在之處(頁7)。原來憐憫的召命是基督徒生命的主軸,耶穌的吩咐顛覆了我們的想法,要求我們心意徹底更新改變(見導論頁xxvii)。
這讓我回想到早年當記者的一個遭遇。有一段時間,自己好像失去了對別人(受訪者)的愛心關懷,並社會民生疾苦的悲憫及著緊,赫然發現——我的心麻木了!那陣子非常困擾及傷心,不知道該怎樣繼續工作,只好祈求神讓我重拾對人的共鳴及關愛的情懷。過了些時日,內心的情感漸漸浮現,那份生命的共鳴感,鼓勵我再出發。
綜觀三位作者雖是牧者、神學教授及作家,但他們卻身體力行,投身推動社會關懷,服侍弱勢社群,如智障人士及露宿者等。他們的實踐,印證了他們的所述。「作者經過多年研究與討論,認為憐憫並非人的本性,它是從禱告與行動生出的力量,它彰顯了上帝對人的大愛,以及我們對人、對上帝的愛。憐憫是基督徒生命的核心,尤其當今世已淪入權力與毀滅的漩渦,基督徒更應活出滿有憐憫的生命,以彰顯上帝對世界的憐憫。」(書背介紹)
原來,憐憫是來自上帝,因此,只能從耶穌基督啟示中,發現上帝的憐憫這個根源同基礎(見導論頁xxviii)。而上帝對我們最大的憐憫,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God-with-us)。祂與我們同一陣線,分享我們的喜樂,分擔我們的痛苦,保守看顧我們,與我們共度時艱,尤其是我們身處患難痛苦中(頁4–5)。
與受苦者站在同一陣線上,多難啊!讓我想到生命中一個微細片段。移居美國,開展了人生新一頁,曾經當了六年臨終病人及家屬的電話關懷義工。六年只學習一件事——怎樣聆聽。能夠聆聽出他或她的感受嗎?同理心是基礎。作為陪伴者,就只有安靜聆聽。有一次,我沮喪地與那位送走超過1,600名病友的社工督導傾訴,如何排遣內心那份無能、無助的絕望傷感。她說:「你已經感受到了。你分擔了他走在人生末期旅程上,那份無助、無能、絕望的心情,這就是陪伴、同行的意思了。」放下操控,接納及承認無助及無能,是進入「共苦」的旅程。
然而,門徒效法主虛己與謙卑,所追求的不是患難與苦痛而是上帝。他們在生命中體驗了上帝的憐憫,他們關注的不是貧窮與患難,而是慈愛上帝的臉容。上帝在基督裡顯示的憐憫,並非終於苦難而是終於榮耀(頁30)。
2017年初夏,余達心牧師及小甜師母(她也是牧師)在美西(美國西岸)教牧退修會中,敞開心懷、真情分享牧養社區教會、群體數十年的心路歷程。營會結束前各人回應時寫下一個深刻領受,我在筆記上書:「compassion」。余牧夫婦所分享的「牧羊人故事」俱是一張張有血有肉的臉容,他們相互扶持於人生跌宕起伏中。以忍耐、禱告及行動,從經歷上帝的「憐憫」,到「憐憫」自己及他人,見證從上帝「憐憫」所發動無窮力量的可能性,並燃點終極的盼望。
此書談「憐憫」主軸透澈非常,本文只挑選了某些激發個人反思、隨想及觸動之處,旨在拋磚引玉。更提醒自己,置身動盪的世局,沒有比效法基督的「憐憫」性情更可貴;鼓勵自己透過群體的禱告及行動,與人站在同一陣線上,分享喜樂、痛苦,心存感恩,因「上帝與我們同在」,衪與我們站在同一陣線上。
耶穌說:「你們要慈悲(或譯憐憫),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六章36節,見導論頁xxvi)
我們如何回應這個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