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家長講座花絮

陳碧珊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0/05/2005

當出生率日漸下降,人口出現老化情況的時候,政府可有任何對策?

署理行政長官曾蔭權呼籲大家生3個,但是否需要提出其他措施配合才可行呢?

有調查指出,養育一個小朋友單是在教育方面的開支已100萬元,生兒育女是否需要更周詳的計劃和雄厚的經濟能力?

養育子女的責任如此重大,為何今天仍有夫婦願意加入「家長」行列?不只是生一個、而是兩個、三個、甚至是四個呢?

由準備當上爸爸媽媽,至迎接小生命回家,再看見子女日漸長大,過程中有甚麼苦與樂?
 
明光社一向重視社會倫理,關心相關的社會議題,因此於3月12日舉辦了「非常家長」講座,邀請了四位嘉賓蒞臨分享,他們分別是育有四名子女的婦產科醫生陳帆女士、三名子女的中國宣道神學院講師區祥江先生、兩名小朋友的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以及在39歲之齡誕下一名女兒的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總監程翠雲女士。四位嘉賓首先各自分享當上家長後的心路歷程及苦樂。
 
陳帆醫生認為做父母是人生值得去經歷的事,而人生最快樂的時刻,莫過於當自己看見嬰孩出世和現在的模樣、與家人討論嬰孩的樣貌較像自己或丈夫的時候,而照顧小朋友成長更是最寶貴的人生經驗。為人父母是辛苦的、是要付出的,但最快樂的時候往往是看到自己在付出後所得到的成果。
 
區祥江先生分享自己在第二名女兒出生後近十年,當初迎接第三名孩子誕生時的感受及掙扎,以及分享一家人相處的秘訣,特別是與最小的兒子相處時的生活點滴。他認為家庭就像一個風鈴,只要一邊擺動,整個風鈴也跟著擺動,加多一個成員,擺動就會更多,因此所有家庭成員都是連在一起的。
 
蔡志森先生分享選擇領養兩名小朋友的原因,原來他當初並不認為自己會喜歡當爸爸,但現在他十分享受與兩名子女相處。而當中的經歷更令他有「第二次戀愛的感覺」,可見他與兩名子女相處的甜蜜關係。最後,他語重心長寄語欲領養小朋友的家庭,指出領養並不是為自已找個小朋友,而是為小朋友找一個可以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的家庭。
 
「高齡產婦」程翠雲女士分享到自己由懷孕至生育時的喜悅、擔心、及對生命的看法。她亦將其家庭照及生活片段與一眾與會人士分享,讓大家一同感受她的喜樂。因著養育小女兒關係,程女士亦對生命有了新的領受,就是意識到擁有健康身體和長壽的重要性,因為她希望陪伴和看見女兒成長。
 
講座結束前,四位嘉賓更向與會者傳授教養兒女的方法及心得、並透過剖析一些社會現象,與各參加者討論現時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相信各嘉賓的分享令當日在場50多位家長和準家長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