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是必需品還是奢侈品?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5/05/2011

近日,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公布,將於2011/12年度陸續推出十個援助項目,當中包括設立一項新的校本基金,資助就讀於官立、資助、按位津貼及直資學校中、小學各級在經濟上有需要的清貧學生,參加由學校舉辦或認可的境外學習活動,項目為期三年,估計約二十四萬人受惠。有關資助會以實報實銷方式,向每名學生提供最多三千元款項。然而,此項目卻引起社會爭議,有家長質疑海外遊學費用不菲,動輒也要約二至三萬元,關愛基金的資助根本不足應付;亦有人指出,出國遊學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支出不應由政府資助。

「奢侈品」VS「必需品」

畢竟每個人對「奢侈品」和「必需品」的定義不同,加上此資助項目並未正式運作和作出檢討,因此很難片面地評論它的作用。但如果細節能定得詳細一些,或能減少外界的疑慮,例如:是否可以改由非牟利機構協助策劃和推行,或透過旅遊發展局支持,鼓勵學生善用有限資助選擇參加本地學習活動,如地質公園和離島,這樣既可培養學生對不同學科的興趣,亦可促進本地的旅遊事業;至於參加境外學習活動則可選中國境內的或東南亞附近的短線考察和文化交流,費用會較相宜。此外,對於非綜援家庭中有需要的市民,關愛基金應趕快落實更多支援項目,例如:提供醫療儀器、昂貴藥物資助、房租津貼及社區支援等,相信更有助緩解民困,亦能縮短「貧戶」和「富戶」的距離。

從實質支援到關愛文化

早前,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回應「關愛基金」措施,就指出各界對基金的討論不應停留於福利、撥款和捐獻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香港社區的關愛文化和關愛行?,提升至更高的水準。

筆者十分認同真正的關愛,應該包含兩方面:實質經濟支援,以及讓受助者體會到人間溫暖,使他們可以有尊嚴地融入社區生活,建立一個沒有歧視的鄰舍關係。根據非牟利團體晉峰青年商會於2011年1月至3月期間向全港小學生推行「『禮』我做到人人讚」活動中,成功收集1,020份關於「禮」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接近五成小學生最常遇見不禮貌的對待或行為,是別人向他們說粗言穢語,其次是乘車時不讓座給有需要人士。實踐關愛文化和關愛行為需由個人做起,繼而影響他人,對老弱婦幼更要有基本的尊敬、尊重態度,才能締造和諧社會。關愛對每個人來說其實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期望如唐英年所言,關愛基金已公布的援助項目只是一個開始,對於其他未能在現階段納入的項目,關愛基金能繼續審視研究,聽取各方意見,務求令關愛基金定位更清晰、目標更明確以及能用得其所,以至能更有效回應基層市民的真正需要。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