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如何不涉政治?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5/09/2013

近日有人以通識科考題涉及太多政治為理由,提出八大要求。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點為:一、要求將該科改為選修;二、要求將卷一的必答部分改為選答,減少該科的「政治」味道。
 
根據教育局發出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創設該科的其中兩個宗旨,就是要培養青少年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終身學習的人;另外就是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及物質世界的理解,以及對不同情景中經常出現的議題作多角度思考。該文件更強調,通識科本來就是要同學將在其他學科學到的知識,整合成為個人的學習經歷。
 
在以上宗旨下的評估,無可避免必須要做到兩點:一、考生對近代不同的主要議題,要有所認識;二、考生必須掌握不同的技能,以致能獨立、多角度思考這些議題。在評核方面如做不到這兩點,基本上是考卷的設計出現問題。而這出卷模式,早在高級補充程度會考的通識科時,就已經開始。
 
考卷的設計基本上是考學生分析、理解、評鑑各方觀點等等的技巧。換言之,考卷之中自然會選擇一些有爭議的議題。而社會抗爭及佔領中環等社會上熱門而又具爭議的話題成為題目亦十分合理。以往的考卷亦曾出現中國人權狀況、施政報告、同性戀、歧視等非常敏感及極具爭議性的話題,而且當局都不會因為「政治性」而有所忌諱。更何況第一屆應考文憑試通識科的同學回答此類政治類的題目,答得頗差,考評局因而在第二年「翻炒」同類題目,這是考評局一貫的做法。如果將之推論為過分側重「政治」題目,我們認為這是過分將考卷政治化了。其實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評分標準不是以他的立場,而是以他的資料是否正確,以及分析和推論技巧為依歸。
 
至於是否將此科列為必修,其實在九十年代的高考時代已經討論過。當時也傾向將通識科列為必修,只是後來有輿論反映需要逐步推展,所以最後才在三三四學制中將之變成必修。在這個學制改動的過程中,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三、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社會對新學制有不同要求,因而各科都有微調,例如中文科今年就有不少變動,這自是正常。近年不斷有聲音要求裁剪通識課程,又有人認為將之改為必修但不需評核等等。這些以學生福祉、社會整體需要、教師工作量等角度出發的意見,是可以理解的;但毋須以「政治」為由,將事件政治化,甚至出動陰謀論,上綱上線。
 
早幾年,社會人士認為現今世代太多高分低能,只懂死記爛背,不求甚解的學生。這幾年青少年對社會時事的關心明顯多了,任何決定最重要的是不應令情況出現倒退。通識科無法迴避政治,但願通識科本身不會成為政治。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