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燥動的文化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7/01/2013

回顧去年,香港人一次又一次被不同的情緒所牽動。由特首選舉的無奈,到年底看到梁振英的「語言偽術」,香港人已經不止一次感受到語言及文字的威力。可是在這個以網絡為主流的世界裡,我們如何在斷裂的文字流中去疏理出完整的思考系統來,將成為未來的挑戰。
 
近兩年的網絡文化影響我們只用百多字去表達人個人意見;用圖片及轉載別人的內容來表達自己。我們沒有想過,當文字、圖象在社交網絡轉傳後,有關的內容就失去了原本的背景,成為獨立的東西,任人解釋,任人選取,任人評論,淪為「作者已死」的情況。
 
當使用簡短的文字來表達時,內容大多傾向簡單、直接及主觀,並且最好能吸引人眼目,但負面點說就是要具「煽動性」。當文字如此操作,用以攪動網民情緒,字眼愈激愈有效,愈極端愈有力。回顧去年在社會上所發生的不同事件,我們不難發現「撤回」、「講大話」、「你呃人」、「語言偽術」、「偽民主派」、「激進民主」、「暴力抗爭」等等文字極盡標籤醜化對手之能事。我們質疑社會是否要走向如此極端,以致完全漠視社會多元性?
 
同時,網絡世界講求速度,甚至最好能即時回應。上午發生的事最好上午就能回應,思前想後就被批評為冷漠及拒絕回應。不但社會對各界事件的回應速度如此,日常生活同樣如是:當天上午在電話即時通訊平台whatsapp討論晚飯去處,十分鐘內不回覆就算是應承,如此「吹雞」速度之快,難以想像。沒有使用相關工具的人,即時被歸納為異類,從此在朋友圈子中消失。不少人這兩年因此轉用智能手機,為的是要「保持朋友關係」。
 
在講求即時和簡單回應的時代中,我們發現這種新的溝通模式確實能讓人得到即時的消息更新,不過同時我們卻失去了對事物的深度了解。因為資訊爆炸,我們不但要求要有訊息,還要在短短的文字中提供即時觀點和立場。社會上不斷出現不同主題的群組,為的就是讓有相近信念的人聚集在一起,產生團結的效果。不過類似的資訊卻會重複出現,人因而容易變得偏鋒,少討論其他觀點。社會既燥動,又易出現民粹現象,結果容易產生衝突。
 
基督徒和所有人一樣,在社會中,也容易走迷走失。但願我們在這個要求急速的社會中,在必要時選擇慢活,學習回到安靜處,尋求上主要我們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不要被罐頭式言論和立場左右我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