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掌管香港?對地產商壟斷的反思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21/03/2013

試回想一下,以下情景是否似曾相識?
 
每日早上,弄醒你的不是那耗盡半生積蓄換來的「海畔」晨光,而是從「發水樓」外傳來陣陣的行車噪音。你暗嘆為何當初誤信地產商精心勾畫的廣告。
 
臨上班前,你順道到地產商旗下的物業管理公司投訴為何限制住戶在環保露台「晾衫」。可惜,管理公司告訴你這安排是公契列明的,他們愛莫能助,你感到消費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在買樓時被逼接受不合理的條款。
 
你帶著滿腹不平上班,心想不如打電話上電台投訴,可是你突然想起該電台原來都是那地產商擁有的,這使你立時打消了打這通電話的念頭。
 
再看一看手機,你不禁苦笑,因為原來自己所用的流動電訊服務都是地產商旗下公司提供的。
 
晚上,你到地產商旗下的超市「買餸」預備晚餐,但即使你怎樣痛罵貨品的售價愈來愈貴也好,你也別無選擇,因為以往那些充滿人情味的小店已一家又一家地抵受不了一波波的加租潮而倒閉。
 
晚飯後,你使用這地產商屬下的網絡服務上網,可是速度卻遠低於宣傳的所謂「極速」。不過,該服務早於入伙時已開通,你無奈被逼接受……
 
或許你會以為上述的情景只是筆者虛構出來,但假若大家嘗試將每月流入地產商口袋的消費加一加,或許你便能發現大地產商對我們日常起居飲食的控制已差不多達到無孔不入的程度。今日掌管香港的,究竟是上帝還是這些財閥呢?
 

地產財閥壟斷經濟命脈

大地產商財團壟斷香港各行各業的情況其實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筆者試按時序作簡單分析。在六七十年代政局不穩的時期,他們趁地價低便不斷買地囤積,又購入農地和換地權益書,靜待時機。直至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賣地被限制於每年50公頃內,樓價便開始穩步上揚。回歸後,因金融風暴政府推出孫九招救市,並宣布停建居屋,停止定期賣地進一步減少土地供應。不過,這些操施對擁有龐大土地儲備的地產商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是中小型地產商失去發展的機會。當大地產商在樓宇發展取得壟斷性地位後,便將利爪伸到其他競爭程度較低或沒有競爭的公共事業,例如電力及交通等。除了公用事業外,地產商亦開始涉足不同的民生事業,逐步控制香港的經濟命脈。
 

屢見不鮮的例子

上述例子屢見不鮮,例如:李氏家族的長和系集團,除了名下多個屋苑外,亦在屋苑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和建造商場,其屬下子公司往往進駐有利位置,包括百佳、豐澤、屈臣氏等等。李氏同時亦擁有港燈、和記電訊、新城電台等等。
 
不要以為只要不選擇李氏家族的服務便能脫離地產商的控制,實際上我們日常的起居飲食已被地產財閥緊緊地控制。例如新世界集團,它不但擁有地產項目,亦控制了巴士、渡海小輪、電訊事業、辦公室及商場等等。新鴻基、恆基兆業等大地產商亦有類似的情況,他們不但掌握著住宅項目,還包括商場、辦公室、電訊業與煤氣等等。

不公道的營商環境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商人愛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從現實看來「愛財」倒是真的,但「有道」卻遠遠偏離事實,這一點從香港的營商環境得以反映。
 
昔日的香港,不論出身,只要肯努力,總有出頭天。低學歷的小市民能透過打工累積資本,然後做一點小生意,養活一家人。可是,隨著舊區重建的開展,舊式的街道紛紛消失,小商戶不是被逼結業便是搬到新落成的商場,當中不少是大財團擁有。在經濟差的時候他們要繳付市值租金,在生意好的時候卻要面對加租壓力,甚或按其營業額交更多的租金;財團超市面對小本經營的超市競爭時,更用上恫嚇貨品供應商、減價戰等手段,務求掠奪傳統小商戶的生存空間,使其慢慢地被市場淘汰。
 

政府還能做甚麼?

舊政府不止一次表示「大市場小政府」是其主要施政理念,他們相信市場有自動調節的能力,如非必要,政府會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可是,上述的種種情況卻反映市場機制已失衡,當大財團累積到資本後便利用自身的優勢作出反競爭行為,扼殺中小企的生存空間,阻止競爭者進入市場,單是住屋,市民已難以透過市場機制得到更多的選擇。
 
我們日常的起居飲食亦慢慢地被財團掌控,當小本經營的競爭者被徹底消滅後,我們會否如處砧板上,任由地產商肆意宰割呢?

新政府上台接近一年,不少市民均期望政府能改善民生,打破現時部份財團壟斷香港的局面。
 
針對問題,民間向特區政府作出過不少建議,例如推出限呎地皮讓中小型地產商競投、引入有效的《公平競爭法》、重推租金管制條例及加強扶助社企發展等等。這些措施會對地產財團的利益造成傷害,然而我們期望特區政府能有智慧和力量,在施政上惠及普羅市民。

關注範疇: 
社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