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會政策遺忘的精神病患者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19/12/2013

假如說社會政策對某些族群有所缺欠的話,相信精神病患者(康復者) 必定榜上有名。由於精神病涉及的族群是不分性別、年齡、種族、貧富和身份地位,當不幸地被確診患有精神病,他們同樣會被標籤為精神病患者,某些傳媒甚至會 用「癲人」污名化這個族群。這個族群,和某些難以從外觀辨識的族群不同,受藥物的副作用影響,他們在外觀上呈現了不少用藥後的「殘餘病徵」,即使他們想怎 樣隱藏亦隱藏不了。可惜,一直以來社會政策卻遺忘這個族群的權益(特別是基層康復者)。

根據世衛的資料顯示,全球約有4億5千萬人患有不 同種類的精神障礙,其中1億5千萬人患有抑鬱症,2500萬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一般估計,全球患上精神障礙的人口約為15%至25%,患嚴重精神病的則約 1%至3%。根據醫管局推算,香港現時約有100萬至170萬人患有精神障礙,當中約有7萬至20萬人更患有嚴重精神病。精神病對生命歷程所造成的影響雖 然難以量化,但是世衛卻估計到了2030年,憂鬱症將成為「殘疾調整生命年數」的第一位,比心臟病、交通意外、愛滋病等更折損人的生命。

面 對約一百多萬患上不同精神障礙的人士,政府現時所做的是增撥資源,加強精神健康服務,例如在過去五年增撥47億8千萬於服務上,又希望能夠在全港十八區設 立廿四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支援社區上不同類型需要的人士;同時又希望精神病康復者能夠在得到社區支援服務下重投社區,脫離院舍,使之 能達成「融入社群」的目標。可惜的是,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落差。

就設立ICCMW而言,當局在十八區物色地點,可謂困難重重。至今仍有六 個中心未能覓得永久會址,兩間仍需向區議會進行諮詢。無可否認,地區勢力往往成為ICCMW進駐的最大阻力,在該區居民對精神病康復者和精神病一知半解。 當區政治勢力只能「順應民意」,阻攔有關服務。然而,當各區都反對在自己區開辦服務時,又有誰可以提供服務呢?

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上更 是責無旁貸。近年在社區中不時發生精神病患者暴力事件,在某些傳媒的渲染下,更將精神病患者等同暴力,讓市民錯誤地視社區復康如洪水猛獸。不過,大家又可 有經常地聽聞設有ICCMW或中途宿舍的社區發生康復者襲擊人的事件?所以社區教育是不能錯過的一環, 對精神病康復者重投社區, 受到接納, 以至尋覓工作都相當重要。

精神病並不可怕,康復者在得到妥善的醫治和輔導後,大部分人士已能穩定情緒。令人擔憂的是假如社會繼續對這些人 士缺乏包容,或許會令一些疑似個案諱疾忌醫,對社會的傷害可能更大。來年一月特首將會發表新的施政報告,期望特首在社會政策上不要再忽視這群有需要人士, 亦希望各界人士負起社會責任,正視精神病康復者的需要。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9/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