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如何與新一代的信徒同行

── 2011年「80傳說」研討會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1
真的有「80傳說」嗎?

或許,我們首先要去了解究竟甚麼是「80後」。查此字的緣由,是來自大陸的「一孩政策」下出生的城市新一代,帶有「垮掉,最没責任心的一代」的負面標籤,是指在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期出生的年輕人。但當這字眼在現時社會討論中「再創造」和「被借用」時,「80後」卻被重新定義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敢於表達不滿,進行社會行動抗爭的有為青年。但與此同時,亦有人以為80後是自怨自艾的一群,不知輕重,偏偏又孤芳自賞,常以為時不與我,懷才不遇;吊兒郎當,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煩惱,又或者把他們與Y世代或第四代香港人一起討論。
 
凡此種種,「80後是甚麼?」就帶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討論:由80後發展出人人都去標籤自己為「X0後」,再因此成為自身的「身分危機」(不是80後,就是70後?就是老成持重,很Out的一群?)而在社會的熱烈討論下,80後也已經超出了原先的「世代」概念:既是文化價值的討論,也是理解為一種政治力量、社會觀念、市場定位、處事方法、生存狀態和生活美學,簡直就像成為「傳說」一樣。

80、90後基督徒社關及價值觀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今年以「80、90青少年」為主題舉行研討會,探討當前香港新一代的價值觀,對社會的看法,以及基督教與社會現況的拉扯等議題。中心亦公佈了一項名為「80、90後基督徒的社關及價值觀調查2011」,以供大家參考。
 
上述調查結果發現,現今的青少年基督徒,其實都很重視家庭等社群價值。參與者當中,20-29歲的組群對家庭價值:即親情、孝順父母、健康、家庭價值排到最高,超過95%青少年認為這些都是重要價值。其次的重要價值為利他主義、目標與意義、事業成就感和情與愛等。
 
另一方面,「80、90後」是一群會關心社會,擁有現代民主意識(民主、人權、公平、公義、多元等),但很多時卻又普遍缺少參與社會行動的一群,這形成「有感動、無行動」的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出,現時在傳媒中和社會所描述的「80後」社運份子,其實並不是大部份受訪青少年的常態。調查亦顯示青少年傾向關注較切身的事件,如物價飆升,言論自由等,但對於社會個別群體(例如籠屋及菜園村等切身度低的事件)的關注度較弱。

教會應讓青年人有「空間」

現時香港的年輕一代精力充沛,有較高的教育程度,擁抱現代社會意識,但社會參與度較低。這種「有意識」但「無行動」的特點,顯示出他們對社會事情的關注,同時也顯出對改變社會的「無力感」。從調查來看,社會上所理解的「80後就是積極社運的一撮」並不是整體受訪者的表現。但從另一方面看,受訪的80、90後其實是關心社會的,他們「有感動無行動」可能只是未到「臨界點」。他們並非全都是前線抗爭的一群,但也有頗強烈的社會意識,一旦越過「臨界點」,他們便有足夠的潛力從「無力感」中起動,換句話說,如果被激發起來,他們是可以「隨時起動」的。
 
教會、家長、以至政府當局應給予青年人更多表達自己的「空間」。教牧應要預備好自己,成為這班受通識教育洗禮、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下一代的同行者。教會和牧者也要以身作則,成為關心社會的一群,這樣才能真正地活出基督信仰。教會要加強對外,關心社會,畢竟今天談論的民主、人權、公義等原都是基督教的價值觀。正如巴特所言:「一手聖經,一手報紙!」教會應在合適的機會,由意識到行動,教導青年基督徒如何參與社會關懷,也可增加彈性,讓年青一代也可參與教會不同事工的決策,體現「全民皆祭司」的教導。
 
當然,我們可以做的還有更多,例如:如何落實對年青人的了解、牧養?教會如何關心社會?社關與神學需要對話嗎?在聖經中如何活出公義?教會在社會如何發聲?這個宏大的工程,看似不知從何入手,但我們相信「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在這尋索、建構、理解的旅程中,願你也能作為同伴,一起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