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欺凌中的攻擊者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3/09/2010

近月,有多個團體公布有關中、小學學生網絡欺凌事件的調查報告,根據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及香港青年協會有關網絡欺凌的調查顯示:有三成高小學生曾在網上欺凌別人,亦有兩成二中學生承認曾在網上欺凌別人。另外,亦有資深社工指出受到網絡欺凌的學生多傾向啞忍或向身邊朋友傾訴,較少主動向社工求助,所以駐校社工能夠發現,並能幫助的個案並不多。

其實,網絡欺凌的方式有許多種,較為普遍的手法包括「電郵轟炸」──重複傳送出有惡意的信息(於網誌上不斷留言則稱為「洗版」);「散布流言」──四處張揚當事人的是非或流言;「嫁禍」──冒充當事人作不當行為,令當事人尷尬或名譽受損;「大起底」──作人肉搜尋並公開當事人私隱;「公審」──在未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開設群組向當事人作出強烈批評;「哄騙」──假意接近當事人套取秘密並將之公開;及「排擠」──於網絡群組排擠當事人。

根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樂Teen會的資料指出,作出網絡欺凌的攻擊者可以分為「反應型」及「操控型」兩類。而前者在接收信息後,過敏地感受到外界威脅,把一些中性的行為亦轉化為有敵意的行為,情緒很快被激起,因而憤怒,並衝動地作出欺凌行為。而「操控型」的攻擊者,卻是頭腦冷靜、周密、自我中心,他們會認為「攻擊」能使他們獲得好處,如利益或權力。而他們在網絡上的欺凌行為,更可以是開設網站或主題,主動作出攻擊。由於「反應型」的欺凌者行動多出於衝動,容易被鼓動,行動亦易出現漏洞,身份易被發現,成為代罪羔羊。

作為導師及家長,面對青少年網絡欺凌的問題絕不能輕視,平日可以細心觀察他們上網的表現而得知他們有否成為網絡欺凌者,例如每當有人經過時他們會速度關閉電腦熒幕或程式、使用電腦時不停大笑、避談他們用電腦作甚麼、使用多個帳號或他人的帳號、及如不能使用電腦時會特別沮喪等。

如果知道子女或學生成為了網絡欺凌者,可以透過一些新聞報道去幫助他們從多角度思考欺凌行為,包括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以了解事件對受害者可能造成的傷害;並且了解他們透過網絡欺凌他人的原因,糾正一些錯誤的價值觀,讓他們知道勿以身試法,用攻擊行為來抒發負面情緒,或以藉着欺凌手段來操縱他人。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