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有私隱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03/06/2010

於全球擁有四億用戶的facebook,爆出與合作夥伴分享用戶私隱,私隱設定功能更朝令夕改,安全性、可信度跌至低谷,網民發起「戒臉書日」。更早前,facebook發生了不少保安漏洞:俄黑客盜取150 萬帳號、用戶的即時聊天及私人對話內容洩漏等,錯失之嚴重令人詫異。

虛擬的網絡世界是真實的公共空間。上網往往給人一種匿名的錯覺,以為在私人空間(你的房間)進入公共的網絡世界,跳離肉身,在網絡公路上高速而自由地奔馳。剎那間發現自己的個人資料、甚至是一舉一動在網上裸露,不認識的路人甲乙丙看得一清二楚時⋯⋯倒抽一口涼氣,不寒而慄。

因私隱漏洞而受責難,facebook難辭其咎,恐不能全身而退。不過facebook私隱設定的漏洞正正敲響了網絡私隱的警鐘。社會服務機構、關注青少年上網問題團體、甚至是政府、警察均不斷提醒網絡用戶要小心處理網絡私隱資料,因為大家都知道網絡社區逐漸發展,在匿名情況下,更須對良莠不齊的網絡使用者的行為額外留神。facebook流行後,不少不法之徒也借機行惡,在網上誘騙小童或少男少女,意圖發生性關係,甚至是性侵犯的新聞也絕非鮮聞;在網上公開別人的私隱,以威脅或欺凌別人也十分常見。

事實上,大家亦不能將責任全推在facebook管理者身上,因為網民企圖在網絡新社區建立身份,很自然地將個人資料一併放上,才能與真實世界有連繫。「夠真」,是facebook games與模擬市民的最大分別,也是其賣點。在公共空間要管理上億計的私人資訊,談何容易!與其要靠愈來愈多合作夥伴的facebook管理者,不如先「自行了斷」。

選擇不上facebook固然是一個法子,可是身處光速資訊的年代,假若要追求多、快、好、省的網絡溝通,不使用社交網絡只不過是「斬腳趾、避沙蟲」。  

食得鹹魚要抵得渴,假使你硬要將大大小小的事情、相片都放在facebook上,洩露個人資料的機會也自然大增。若然能在上載任何個人資料時作出謹慎決定,多一份小心,多一份保障,資料不上載,自然不會出現。網絡是公共空間,要講公德因此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有責任保護身邊朋友的私隱。我們都喜歡share(分享功能)和tag (標籤功能)。為了你的朋友,在私隱設定和使用涉及他人的相片或個人資料上,更要小心是否透露了他們的私隱。始終,每個人在網絡上也應該有私隱的自主權,尊重朋友的私人資料是網絡公德,否則你的like(讚好功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下,令你朋友dislike (取消讚好功能)。

曾經刊載於: